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带你领略不一样的传统节日

进入到十月之后,也就到了人们期盼已久的国庆节,但是在十月里还有一个节日是不容错过的,那就是重阳节,虽然现在已经被定义为老人节,但是在这天不少的人会按照传统的重阳节来过。今天小编就告诉大家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一起来看看吧!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双九重叠,所以也称“重九”,古时候,以二、四、六、八、十为阴数,以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九为阳数中最大,古籍(易经)上有:“以阳爻为九。”两阳相重,因此又称“重阳”。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

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而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重阳节的风俗

1、插茱萸

古人认为茱萸能够祛除疾病,带来庇护。所以在重阳节的时候,会采集来茱萸,有的直接插在门前,而有的会经过简单的加工,制作成香囊,佩戴在身上。

2、登高

重阳节时节不仅仅菊花盛开,而且天高气爽,更是适合登高,从古代,民间就有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篇也很多。

3、吃花糕

重阳节敬老,登高以避灾,"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所以"重阳花糕"成了普受欢迎的节日食品,重阳吃花糕始于西汉,当时称为"蓬饵",亦即黍糕。

重阳节吃花糕的起因,缘于重阳登高习俗,有山的地方可爬山登高,而无山可爬的地方,就想法找弥补和替代的办法,因"糕"与"高"谐音,就出现了吃花糕的习俗。

4、菊花酒

重阳佳节,中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