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理财如何趋利避害

理财专家认为,老年人不适合参与像炒股、信托等高风险性的理财活动。原因是老年人理财的目的一般为保本盈利,不归于追求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增加而让现有资本承受巨大的风险;再者,股票、信托等行业属于行情激烈,动荡多变的领域,经常紧张的精神状态不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老年人理财应该规避的因素

1、P2P网贷

近期以来,P2P成为一个热门词汇,P2P平台上高达10%以上的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以及较低的门槛,对于普通投资者尤其是年轻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P2P理财之所以如此吸引人眼球,却又让不少人踌躇不前,就是由于其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和高风险的并存。老年人不具备专业知识,也无法承担过高风险。

2、股票和信托

高风险的理财方式不是老年人可以承受的。再加上两者近年来专业化程度越来越强,老年人知识上的匮乏和经验上的局限很容易陷入被动挨宰的局面。再加上信托投资门槛相对较高,一般为100万元以上,如此大的本金投入的领域不建议经验不足的老年人来涉足。

  老年人理财防骗技巧

实际上,老年人的理财需求其实很简单,因为这个阶段已经没有什么工资收入了,就是把资产和现金的比例调整一下,放到低风险的理财产品上慢慢花就好。老年人理财的目的应是让自己具备经济能力,避免更好地享受退休的闲暇和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除了避免购买到高风险的理财方式,老年人理财的另一大劲敌就是理财骗局。

避免复杂理财产品。在理财方式上,老年人可尽量选择一些简单一点,容易理解的理财产品。这类理财产品固定期限、固定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低风险。比如定期存款、国债、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明确的银行理财产品等。也可以买一些货币基金或者债券基金,因为它们的安全性也较好。老年人最好选择银行发行的而非代销的理财产品,因为银行发行的产品风险相对较低,更适合老年理财群体。

尽量选择单一的理财方式。对老年人理财的建议不同于一般人“不要把上演的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的忠告,而要找准一个稳健的方式专一的投入。一是老年人的精力有限,多种理财方式容易分散精力,反而会因疏于管理而受到损失;第二个原因,老年人应选择低风险的理财方式,而同为低风险理财方式,各类理财方法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差异并不大,也不存在分散风险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