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OT百余年的发展历程

    CBOT从1848年到2001年将近百余年的发展历程:

  1848年 芝加哥战略上的地理位置是以北美五大湖为依托,利用临近中西部肥沃农场的优势,该市快速地发展成为谷物的集散地。由于存在着买卖需求信息、运输、仓储等一系列问题而给市场管理造成了混乱,在这种情况下,期货市场的出现是一种必然的选择。随着与南部、东部电报通讯工作的完成,芝加哥能够迅速地收到来自纽约的价格信息。为满足建立一个集中市场的需要,由芝加哥82个商人发起创立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简称“CBOT”),其最初在位于一家名为Gage and Haines的面粉仓库上面的S.Water街101#办公,直至1852年。

  1849-1850年 “在目的地交货合约”启用,可在将来交割面粉、牧草、干草。

  1851年 有记载的最早的远期合约交易,该笔交易为3000蒲式耳玉米的远期交易,远期合约在商人和加工商之间流行起来。

  1852年 CBOT迁到Clark and South Water 街地区。

  1853年 芝加哥的人口较前增长57%,CBOT迁到Dearborn街8#。

  1854年 CBOT对一些交易品种蒲式耳的标准重量进行了规定:小麦为60磅,燕麦为32磅。 CBOT迁到Wells and South Water 街地区。

  1855年 法国政府在芝加哥购买了大量的小麦,这是该谷物市场上继纽约后,第一个欧洲的购买者。

  1856年 CBOT的会员在过去五年里不断增长,达到122个。CBOT迁到LaSalle and South Water 街。

  1859年 伊利诺斯州授予CBOT该州的凭照,但该凭照要求交易所建立有关谷物的质量标准、产品同质及日常检验等方面的制度。 CBOT会员的会费由2美元提高到3美元,CBOT依据《特别伊利诺斯州立法法案》的规定成为有限公司法人。

  1860年 CBOT的办公地址在同一街上向西迁移了几个门牌号。 在美国国内战争期间,CBOT发起成立交易所团,并拨付战争经费220000美元。

  1861年 美国国内战争爆发,CBOT为联合军的三个团和一个炮兵部分筹集提供资金。CBOT采用金币作为价值判定的标准。

  1864年 随着新的谷物仓库的完成,芝加哥的谷物仓储能力达到1000万蒲式耳。

  1865年 由于远期合约在用户及后续违约方面易造成混乱,因此CBOT通过设计标准化合约的方式(这被称作“期货合约”)来规范谷物交易。CBOT还开始要求其谷物市场中的买方、卖方存入一定数量的履约债券或资金,这被称作“保证金”(margin)。 CBOT迁入其第一个正式建筑,即位于LaSalle and Washing街的芝加哥商会大厦中。

  1866年 首条横越大西洋的电缆铺装完毕,信息由芝加哥传输至欧洲的时间由原来的三天缩减至三小时。

  1871年 著名的芝加哥火灾毁坏了CBOT的第一个大厦及所有的记录,芝加哥这个城市的大部分也在这场火灾中损失殆尽。CBOT迁入一个临时性的叫作“Wigwam”的木制建筑中,直至商会大厦被重建。CBOT于火灾后两周内恢复交易。

  1873年 美国华尔街1873年大恐慌,在成打的大金融机构和银行破产的浪潮中,CBOT仍保持着开市交易。

  1877年 期货交易进一步规范,“投机者”的字眼首次出现。在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早期的这段时间里,期货交易量不断增长,新的商品交易所也不断出现。许多种类的商品在这些交易所内进行交易,包括棉花、黄油、蛋类、咖啡和可可。关于小麦、玉米及燕麦的期货合约也建立起来。

  1885年 在此期间,期货交易取得爆炸式的增长。CBOT在LaSalle Street and Jackson Boulevard地区建立了一座新的大厦,该大厦为当时芝加哥最高的建筑,直至19世纪20年代晚期。该大厦在芝城是第一个使用电子照明的大厦。

  1909年 CBOT组织召开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谷物交易所联席会议,共有20家谷物交易所和商品交易所参加。

  1922年 联邦政府成立了谷物期货管理局来对谷物交易进行监管。 1925年 CBOT历史上交易量最大的年份之一,共交易谷物269亿蒲式耳。 报价系统获得发展,西部联盟启动自动报价机来取代原来缓慢的Morse系统。CBOT董事会获得授权可宣布紧急状态,并建立了每日价格限制。

  1929年 一个CBOT的席位价格达到62500美元(该记录保持到1973年)。交易所扩大其办公地址,临时在Clark and Van Buren 街地区,并在LaSalle and Jackson建立起它的新大厦。

  1930年 CBOT迁入LaSalle and Jackson 地区的一幢有45层高的在当地非常有名的建筑,这也是其目前的地址。

  1936年 大豆期货开始交易。 1948年 CBOT庆祝其成立一百周年。

  1950-1951年 完成大豆相关品种的推介,如大豆油、豆粕。

  1954年 CBOT第一次在Amphitheater的每日国际展厅推出培训性的展出,并保持下去,参加者约为190000人次。

  1966年 CBOT进行商品期货经纪人的第一次行业认定考试。 交易所作出一个重要的战略调整,10月份对可选择性的雄幼牛合约设计完毕,并以此为基础开始进行家畜期货交易。 在该所历史上第一次在交易池中使用电传打字机来为交易各方提供快捷、准确的指令处理服务。

  1967年 在交易池采用新型的电子报价显示屏,价格传输显示速度被缩减至仅几秒钟。

  1968年 冻鸡——交易所第一个非谷物类商品期货开始交易。交易所成立120周年纪念。

  1969年 夹板、白银期货开始交易。白银期货是该交易所第一个贵金属期货合约。 CBOT强化了其组织机构的管理,成立计划及市场发展部。 CBOT批准了两位女性成为其会员,从而结束了其长达121年的只允许男性成为其会员的历史。

  1970年 CBOT开始计划建立期权交易所,该交易所同时也是该国第一个从事证券期权交易的交易所。 作为行业先锋,CBOT开始着手在离交易池15英里以外的经纪人那里以计算机进行报价及数据处理,这标志着使用计算机进行远程登录交易第一次被美国主要的交易所采用。

  1972年 由于美国新货币政策及世界金融结构变化的影响,期货行业开始调整期货合约以提供给企业及金融机构更多的风险管理权限。 12月1日,CBOT开始Stud木材期货交易。 在本年中期,开始向会员提供月度交易所新闻手册。 数据卡项目开始启用,该项目向交易者提供方便携带的一系列的卡片,该卡片上记有由USDA公司或其他公司发布的商品买卖及其他相关信息。

  1973年 CBOT的会员发起成立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交易场地与CBOT的交易池相连。

  1975年 第一种金融期货工具开始在CBOT交易,即美国政府抵押协会的债券(GNMAs)期货合约。

  1977年 CBOT开始推介美国国库券期货合约,该合约至今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地交易着。不断增长的交易量需要交易池的面积不断地扩大。

  1980年 由于CBOT会员的建议,大厦的第23层作为附加的交易池及办公场所投入使用。 1月7日,在卡特总统下令停止向前苏联出口谷物后,交易因CFTC的命令而暂时停止,并于1月9日复市。

  1981年 美国国库券期货合约成为美国最为活跃的交易合约。

  1982年 CBOT开始进行美国国库券的期权合约交易,该合约的成功推出为在其他金融期货合约及农产品期货合约的期权合约交易探索出了一条路子。 在大厦中,CBOT辟出32000平方英尺作为附加交易池。

  1983年 CBOT开始进行原油和炼油的期货交易,从而建立了CBOT比较完整的能源交易品种体系。 4月3日,交易所庆祝其成立135周年。

  1984年 CBOT开始大豆期货合约的期权交易,这标志着农产品期货合约的期权合约交易开始。

  1987年 CBOT夜盘开始交易,交易品种为预期年化利率的期货及期权。 完全会员资格的价格达到550000美元。在本年10月份的股灾中,CBOT始终保持着开市交易,这也是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惟一未停市的世界级的主要交易所。

  1989年 CBOT开始启用并完善了电子化的交易指令传输系统。

  1990年 CBOT成交量创历史新高,达1.54亿张合约。

  1992年 金融工具的交易量获爆炸性的增长,交易量达1.13亿张,占交易所总交易量的75%。因芝加哥河洪水淹没了芝加哥商业区而停市。

  1994年 CBOT的成交量打破了1990年的记录,再创新高,达2.195亿张。 在12月开始建造价值达1.75亿美元的新交易设施。

  1995年 CBOT完全会员资格的价格为710000美元,创历史新高。 本年1月17日,随着市长Richard M.Daley 、主席Patrick H.Arbor、总裁Thomas R.Donovan为世界上最大交易设施的开工奠基,CBOT又一次为世界期货业历史写下了重要的一笔,该幢价值为1.75亿美元的建筑将为金融类各合约提供60000平方英尺的交易场地。 CBOT启动Markplex系统,该系统通过因特网提供商业服务,包括各交易所合约的延期报价、每交易日交易结束后的结算价及历史价格信息的查询等。CBOT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家通过因特网提供该项服务的交易所。

  1996年 CBOT的交易量又创新高,达2.2亿张合约。 CBOT开通Project A系统,可进行所有农产品品种的交易。 10月18日,开始进行美国国库券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曲线套利的期货和期权合约的交易,从而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其风险管理体系。

  1997年 2月18日,CBOT新的金融产品交易池开始投入使用,这也是金融期货和期权交易一件划时代的大事,该交易池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交易设施。 5月9日,CBOT与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完成相互间的公开喊价系统的连接。 1997年10月6日,CBOT又一次扩大了其业务领域,推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期货及期货期权合约。

  1998年 1月,CBOT完善了其电子化指令传输系统来提高指令的执行及效率。 4月3日,CBOT庆祝其成立150周年。经过这些年的发展,CBOT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期货及期权交易所。

  1998年 4月,CBOT开始了农产品系列期权合约的交易,为市场使用者提供最大灵活度及最低交易成本的农产品期权交易的服务。 9月2日,董事会通过了由交易所提出的建议,即完成了电子化的公开喊价系统,这是向无纸化公开喊价交易迈出的第一步。 CBOT继续着革新的步伐,9月11日,CBOT开始进行两个电子化合约的交易,该合约以并入联邦爱迪生和田纳西州管理局的电子化交易系统中的物理交割为基础。 为提高效率并使CBOT成为全球的农产品市场,更方便其客户的使用,CBOT的交易由蒲式耳向合约转变。 9月28日,董事会决定建立公开喊价与电子化交易并行的系统,以此向那些在每交易日通过Project A(CBOT的交叉式计算机交易系统)进行交易的会员及公司提供更多的交易方式选择。 10月,庆祝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期货及期权上市交易一周年。在这一年里,该合约总成交量为3567512张,创下了CBOT所有新合约中最高的成交量。 在与Eurex(在德国法兰克福交易所为基础的德国与瑞士所有电子化期货及期权的联合交易所)的联盟方面进行了探索。董事会经过几轮的投票,在有关CBOT在电子化交易系统方面达成了与Eurex的最后协议。 本年度的交易量再创新高,达到281189436张,这也是在过去的30年里所创的第25个记录,连续第五个成交量超2亿元的年份。这个成交量也是世界上其他交易所难以企及的。

  1999年 1月26日,CFTC批准CBOT可交易PJM Westen Hub Electricity 期货和期权的合约,并在Project A系统上交易所有的电子化合约。 1月29日,在会员和监管机构同意的基础上,董事会以压倒性的多数投票通过了一个互惠方案,将CBOT分为两个均以赢利为目的的公司,原有的会员也成为这两个公司的股东。 1月27日,会员投票否决CBOT-Eurex的联盟。 2月22日,CBOT建立了会员网,该网络仅对会员开放,设计开放的目的是为与会员进行交流提供一个更好的方法。 6月24日,会员新一轮投票赞成CBOT-Eurex的联盟。 CBOT开始进行10年期委托期货合约的交易。 CBOT会员再一次通过提议,考虑与Eurex这个电子化衍生品交易所正式联盟。 CBOT本年度成交量为254561215张合约,为该所历史上成交量第二大年份,并成为连续第六年成交量超过2亿张的年份。

  2000年 1月1日,CBOT成功解决了“千年虫”问题。 4月18日,在Thomas R.Donovan 辞职后,由Dennis Dutterer出任CBOT的临时总裁及CEO。 5月16日,CBOT的董事会同意迈出重组的第一步,该方案包括停止CBOT作为特拉华州一家非股份制、非以赢利为目的的法人公司。董事会同时也通过并采纳了关于重组战略的整体方案。 6月,会员通过了CBOT-Eurex的联盟。 8月9日,CBOT终止了其作为特拉华州一家非营利、非股份制法人公司的形式。 8月28日,CBOT与Eurex成功启动了a/c/e系统,该系统为电子化的交易平台,并取代了Project A系统。 8月31日,CBOT的董事会对于重组战略方案进行了调整,e-CBOT(电子化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将保持成为CBOT这个公开喊价公司的全资附属子公司,并未如原来预期的那样成为一家独立的公司。 10月12日,CBOT的会员投票通过减少该公司董事会董事的决定,董事会的人数由原来的27人减少为18人。 12月6日,Nickolas J.Neubauer被选举为CBOT的主席。

  2001年 1月15日,临时总裁兼CEO Dennis Dutterer改任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清算公司(BOTCC)的总裁兼CEO。 3月1日,David J.Vitale成为CBOT的总裁兼CEO。 3月23日,CBOT开始进行可回押的抵押期货合约的交易,该合约3月25日在a/c/e系统进行交易。 5月14日,经过两家董事会的同意,CBOE与CME签署协议,合资推出单只股票的期货合约,CBOT作为一家限制性的股本也同意加入到该项合资项目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