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P2P倒闭潮今年越演越烈

“我想告诫其他目前正在投资网贷P2P的投资人,将钱拿去投股票、放在银行里贬值或者借给其他人用怎样都好,都不要随便拿来投资P2P!”昨日,一位外地投资人成李(化名)在向记者讲述其P2P的“踩雷”经历。

虽然关于“跑路”的悲惨故事在不断上演,但却完全无法阻挡P2P行业发展的热情。从全国只有几十家平台一下子爆发至上千家,仅仅用了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那么,新一轮P2P“倒闭潮”真的即将到来?

  “避雷”经验也不管用了

“自从得知粤利通‘跑路’开始,这两个月里我基本上都没有好好睡过一觉。我的生活、我的家庭全被毁了!”成李在向深圳商报记者讲述其“踩雷”经历时情绪很激动。他告诉记者,他是从今年7月底开始正式接触到P2P的,第一次投入大额资金的平台便是深圳的P2P平台粤利通,就被骗走了20多万。“为了此事,我的家里人到现在都不愿意原谅我,我的生活也变得非常窘迫。”他说。

在记者与其交谈中发现,成李对于P2P的了解并不多,之所以会动了投资P2P的念头是因为“在浏览网页时被弹出来的宣传窗口吸引了”,而且“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很高”,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投资。至于为何选择粤利通这个名不经传的平台,他表示,这是因为经其研究,粤利通与以往“跑路”的平台不太相同—该平台各类手续齐全,看上去似乎很“靠谱”。“我曾通过深圳市场监督管理局系统查询确认有这家注册公司,而且其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各类证件都有,我们都看过。最关键的是,该平台还获得了安全联盟的实名认证。”

记者获悉,安全联盟验证是由“安全联盟可信验证服务中心”以细分行业的从业资格为基准,推出的网站主办方实体身份信息验证服务,确保被验证网站的实体身份权威真实。凡是获得安全联盟可信网站验证的网站,相关数据均会被收录至安全联盟信誉档案库。目前,安全联盟的相关数据已经被百度认可采用,所以在百度上搜索该网贷公司全称时,会出现相应的“企业名片”及加V认证。

据成李透露,粤利通的大多数投资人正是看中了此点,才放心地选择投资粤利通的。但在粤利通“跑路”之后,他才发现,该公司注册资料是假的,公司的地址也是假的。“我们报了案,但到目前仍无法立案。”

“原本我计划在年底对工作有一个改变的,但现在钱都‘跑路’了,我什么都做不了。而且这些钱并不都是我的,大部分是银行的钱,还有我家里亲戚的钱,我现在都想跳楼算了。”另一位刚踩雷的深圳投资人彭木(化名)也如此说。

与成李不同的是,彭木算得上是一个资深的网贷投资人,此前曾经投资过许多网贷平台。在选择刚刚不久前“跑路”的平台“融益财富”前,彭木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

“该平台上发布的标的多为车标,也宣称有自己的车行,因此资金不成问题。在投资前,我们有投资人到了该公司进行实地的考察,证实确有该车行的;而且,我查询过许多网贷的第三方平台,都没有看到任何有关于该公司的负面评价;通过查询,其平台法人的资质也没有不良记录;而且整个平台的代收也不高,才3000万元左右,预期年化利率在所有平台中也不算高; 此外,该平台也运营了有一年多的时间,并不是刚上线的。综合以上所有的考察,我才选择了投资融益财富。因为从技术和经验层面上来看,它应该是靠谱的。能够考虑到的因素我都考虑了,结果它还是跑路了,真是没有办法。”彭木无奈地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有“踩雷”经历的投资人大多都经历了三个步骤,首先是在百度上搜索所谓安全的P2P平台,然后在某些第三方机构上获得“安全标签”,一旦投资人放心地去投资后,平台便“跑路”了。据记者粗略统计,今年以来,由百度介绍的P2P“跑路”的至少有5家,为此,百度也为投资人提供了一些赔偿的资金。

而且与前期“跑路”的P2P平台大多数为诈骗平台不同,该行业也开始陆续出现一些经营不善而最终导致“跑路”平台也在增加。“所以一些以往我们觉得可以用作‘避雷’的经验现在也不太管用了,在行业监管最终出来之前,我建议大家还是尽量少碰P2P产品,或者在投资时更谨慎一些。”彭木说。

此外,记者注意到,由于P2P行业目前监管和相关法律目前仍处于空白阶段,投资人一旦遭遇“跑路”事件基本上维权十分困难,追回所卷款项更是难上加难。

  “倒闭潮”今年或更加惨烈

虽然关于“跑路”的悲惨故事在不断上演,但却完全无法阻挡P2P行业发展的热情。从全国只有几十家平台一下子爆发至上千家,到“全民P2P”,仅仅用了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

据网贷之家提供给深圳商报的最新数据显示,就在刚过去的9月份里,全国新上线的P2P平台便有103家,行业运营平台达1438家,环比增速达5.96%,预计年底运营平台数还将突破1700家。

在这种情况下,P2P的新一轮“倒闭潮”还会到来吗?

事实上,每当临近年底之时,就是“倒闭潮”出现之时,去年年底轰轰烈烈出现的P2P“倒闭潮”至今仍让许多投资者心有余悸。而近日以来,仅十一国庆期间即有5家P2P平台出现失联或提现困难现象。

“肯定会重演,而且可能会更加惨烈,不光是今年,接下来的几年,P2P网贷平台都会面临这样的现实,毕竟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太多的创业者、太多的资金涌入进来,泡沫十分明显。当然,在一个新兴行业,泡沫是好事情,没有泡沫的行业是没落的行业。但泡沫总会破裂的,这是任何行业都避免不了的问题,P2P网贷领域会更甚。”地标金融总裁刘侠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他看来,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今年的P2P网贷市场的大小,与往年并不可同日而语,即便是按同等的比例出现提现难、诈骗、跑路等问题,今年倒闭的平台的数量也绝对会比往年的要多;另一方面,由于监管层人士今年以来不断在多种场合吹风,表明对于行业监管的态度以及政策红线,因此监管的落地只是迟早的事情,这样一来便使那些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混杂进P2P网贷行业的‘创业者’,提前‘变现’跑路;此外,由于目前很多P2P网贷对接的还是传统线下业务,业务周期多在1~3年之间,在去年二三季度‘野蛮生长’起来的一波平台,今年年底将会面临第一次‘大考’—平台项目集中还息期,而中国现在的经济形势不是十分乐观,很少有传统行业能够承担这20%、30%以上的高额利息,因此逾期、坏账预计将会大规模爆发,这会直接导致P2P网贷平台资金链断裂,从而经营不善‘跑路’。”

“我个人认为,在3~5年里,深圳的P2P至少有一半以上要倒闭,全国来看也是如此。”万家兄弟执行董事、总经理董博淳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

他表示,目前很多进入P2P行业的人,对于行业的风险普遍认识不足,团队人才、资金等也准备不足,只看到了P2P的“热”,且一味地求“快”,不仅产品的开发求“快”,平台的发展也求“快”,如此一来,平台便会蕴含着许多风险。而且,在他看来,目前很多P2P平台在做的都是互联网金融而不是金融互联网,忽略产品的审核和风控,这将带来极大的风险,“因为,互联网金融的核心还是在于金融,如果风控没做好,谈何安全?”董博淳说。

  观点:网贷行业 “剩者为王”

在可能发生的“倒闭潮”之下,网贷行业又将发生哪些变化?

“行业的大洗牌将是毋庸置疑的事情,而且将‘剩者为王’。在经历了大浪淘沙之后,剩下来的才是真正的王者。”地标金融总裁刘侠风说。不过在他看来,对于网贷行业的未来,也不必过于悲观,毕竟P2P网贷是能解决普通百姓最基本的“金融需求”的最有效途径,未来的市场空间仍不可估量。

万家兄弟执行董事、总经理董博淳对此同样持乐观态度。虽然近日以来,业内关于“未来99%网贷平台都将倒闭”的观点不绝于耳,但董博淳认为,最后全国绝对不会只剩下几十家平台,P2P巨头是会出现,但小平台未来也同样仍会存在着很大的生存空间。

“我觉得未来整个P2P行业可能会主要形成三种业态:第一种是纯粹的线上P2P平台,就像现在的拍拍贷,只做线上业务。这样的平台就像一个互联网金融超市一样,只负责贩卖项目,并不负责项目的开发。这样的平台如果做得好的可以发展为全国性的平台,但这种平台的数量应该不会太大,因为纯平台的风险较大,可能做到全国性的最终就十几二十家;第二种类型的平台是既做平台、又做项目产品开发的P2P平台,这种平台简单来说就像一个互联网金融银行,这种公司核心在于其项目开发,某个区域或者行业有独到的风险控制能力。这种类型的平台未来数量应该会不少,或将达到几百家乃至上千家;而第三种平台是只专注于做项目开发、并扎根于某个工业区、某个行业为其‘量身定做’类型的P2P平台,我认为其未来的数量可能会最多,或将达到上千家乃至数万家。因为这源于金融产品的复杂性和民营金融的发展需要,这种小而美的平台可以落地,有项目,也很好风控,而第一种类型的P2P平台,想要生存,也必须要和第三种类型P2P平台进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