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缺位,老年人成理财受害“重灾区”

“产品预期年化预期收益超20%,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低风险,保本保息,机会难得,送大礼包加现金返现……”一看到老年人经过,一大波拿着单页的销售人员便凑涌上来,滔滔不绝的推销起自己的产品……这是前不久《投资快报》记者在第八届深圳金博会场外看到的场景。

广东公安厅近期破获多起非法集资犯罪案,数千老人被骗走“棺材本”;湖北襄阳市公安局前不久也破获一起诈骗案,仅襄阳就有200多名老人被骗……业内分析人士表示,由于不懂理财、轻信他人等特点,以及针对私募产品的监管手段、对策和风险控制机制尚不完备,维权艰难,已经让老年人成为投资理财的“重灾区”。

“投资者教育应该更多关注老年人,从老年人抓起,是财富管理机构必须要做的功课。”宜信财富高级副总裁刘峰告诉记者,无风险、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贪小利,这三大陷阱给了打着第三方理财机构幌子的“骗子们”可乘之机,老年人应该重点关注。

  理财机构街边“啃老”

有这样一群“金融从业者”,他们看上去并不具备太多专业知识,工作场景极其简单:一张小桌子、一沓宣传册,配上一套普通的西服。他们的主攻客户通常不是资金雄厚的商务人士,而是一些“有钱又有闲”的银发族,力劝老年人把钱放进他们所谓的第三方理财公司进行投资,并声称所获得预期年化预期收益高并且安全可靠。而现实却是此类公司的财富产品无法兑付、老板跑路的新闻被频频曝出,许多以老年人为主的投资者其实置身一场非常危险的投资游戏之中,甚至直接陷入骗局,损失惨重。

年轻人不是他们的目标客户,对中年客户也不冷不热,惟独对老年客户异常热情。

就职于一家投资咨询公司的产品销售张敏(化名)告诉记者,年轻人一般没有太多的资产,而且文化程度比较高,不太喜欢这种推销方式;向中年人推销产品成功的几率也并不高;老年人时间相对较多,可以详细地了解一款理财产品。

在调查过程中,记者注意到一个现象,有一些第三方理财产品销售人员会在商场门口放置一张小桌子,填调查问卷可以获赠小礼品,不少老年人都围在小桌子旁,但是有中年人走过并不招呼。正巧一位销售人员准备招呼一位中年人,却被反驳为“你们都是骗子”。

  陷阱一:“没有风险”

“我们的产品完全没有任何风险。”这是很多不合规的理财机构在面对老年人时最常见的承诺。

熟悉投资理财的人不难发现其中的陷阱,按照有关规定,任何规范的机构,在对外宣传时,都一定要说明“投资有风险”。即便是人们认为最安全的银行存款,也曾经发生丢失风险,何况是购买理财产品?

对此,刘峰建议,“凡是没有写在合同里面的条款,都不要相信,口头承诺没有任何法律效益。老年人往往容易相信这样的承诺,但这些所谓的‘没有风险’,却只局限于口头承诺,没有任何一个机构会把这个条款写进合同。”投资者一旦陷入亏损,因缺乏条款凭证,基本不可能可以申诉成功。

  陷阱二:“超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

大量例证显示,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20%,或者15%,类似这样的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承诺,同样是让老年人容易上当的陷阱之一。

事实上,据记者调查显示,银行理财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往往在6%以下,信托大约在8-10%之间,即便是宜信财富等大型机构的P2P类固定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理财模式,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也仅有10-12%左右,什么样的理财产品能达到20%的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

“只有少量VCPE投资能实现超过20%的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但往往起投金额在数百万。”有着近二十年财富管理工作经历的刘峰指出,没有任何规范化的财富管理机构能为客户提供几万元起投、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20%的理财产品,除非是不正规的地下钱庄、民间借贷,但其中的风险也巨大。

  陷阱三:“理财送礼”

“您投资5万元,除了能获得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之外,我们还能送您食用油、购物卡、厨具……“这样的承诺,对老年人来说无疑是极具诱惑的。

“不少老年人被小利所吸引,只看到有礼品免费领,却没想到羊毛出在羊身上,为了一个礼品,没有详细阅读相关文件的情况下就已经做出了投资决策,从而掉入骗子设下的陷阱。”刘峰提醒理财者,理财首先要关注的自己的资金安全,而不是蝇头小利,千万不要为了送礼品就签单。事实上,金融商家不少的“送礼”行为本身就是违规的。

  监管缺位,维权艰难

目前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已经沦为“销售机器”,以产品销售为惟一目的:有什么卖什么;什么产品给的佣金高就主推何种产品,而忽略了客户的真实需求和投资偏好。如此一来,违规经营、误导客户的事情屡见不鲜。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吴泞江指出,目前我国第三方理财市场的最大问题是进入门槛低、机构鱼龙混杂。

对于已经购买这类产品的投资者在出现问题时该如何维权,北京市问天律师事务所主任张远忠表示,那些购买第三方理财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所造成的损失,投资者应尽可能收集资料来作为维权证据。另外,投资者应注意有些理财机构是不是构成非法集资或者说集资诈骗,如果构成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营销员在推销过程中承诺“保本保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构成欺诈,投资者可以向他们索赔。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第三方理财产品与公司都存在问题,但是目前不少私募产品成为投资者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亏损的重灾区。“由于金融市场近些年来发展蓬勃,我国的法律法规虽然有将私募纳入到《证券投资基金法》调控范畴之内的需求,但由于配套的监管手段、对策和风险控制机制尚不完备,法律规范之路还比较漫长。”一位金融诉讼方面的律师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