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银行存钱,结果被忽悠成买保险的老年人屡见不鲜。
徐老先生自述:去年到中信银行新兴支行准备理财,结果他们有一个理财经理就骗我们老人,让我们加入一个叫信诚六福临门两全保险B款让我们投保,欺骗我们说这个可以五年保值,不会像股票跌,还可以保女儿的车险。但是这里面隐瞒了三件事,这个不是一般的保险,要是身故了这个保险才起作用,这个好像有点不太合适,好好的人干嘛保那个险。第二个,十年以后才还本,所谓的分红,80几岁的人到90岁谁知道啊。第三点,他隐瞒了如果今年投保了,明年不投了,就要损失一半。三个很重要的事情不跟我们说,我们也不知道,因为我们80岁的人眼睛也不好也没有注意,我们就签了字了,当时还没给我们合同,说没有合同,等我们签了字,给了钱了,然后我们拿着合同了,合同上一看不好。
发现自己被忽悠了,徐老先生就想退保。为此,他已经跟银行沟通了多次,中信银行说,合同是和信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签的。没办法,徐老先生又跟信诚人寿沟通,被告知如果现在退保,只能按合同退还一半保费。
二、银保新规今日起实施,犹豫期增至15日
针对老年人容易“被忽悠”的银保销售现状,新规要求,对城乡低收入居民、投保人年龄超过65周岁或期交产品投保人年龄超过60周岁的,向其销售的产品原则上以保单利益确定的普通型产品为主,不得通过系统自动核保现场出单,应由保险公司人工核保。这意味着届时向老人卖保险,银行将不能当场出单了。
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新规的第一道防线,“体现了新规中要求的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
据泰康人寿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新规要求,通过银保渠道投保的保单,保险公司须向投保人发送提示短信,内容包括:保险公司名称,保险产品名称,保险期间,犹豫期起止时间(非现场出单除外)、期交保费及频次、公司统一客服电话,并请投保人仔细阅读保险合同条款等,“在第一时间内向投保人说明购买的是保险,而不是理财产品,这是严防存单变保单的第二道防线。”
“保险公司应在保险单册封面以不小于72号的字体标明‘保险合同’”,新规的第三道防线则是,新增风险承受能力测评表、投保声明等条款。平安人寿相关工作人员认为,这是对代销行为提出规范性要求,明确保险公司和代理机构哪些行为应该做、哪些行为不能做。
第四道防线则是,“犹豫期由10个自然日延长到15个自然日,这让投保人有足够的时间研究保单,决定是否投保”。
三、购买银保产品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看提示。
消费者在购买前需认真阅读投保风险提示、人身保险消费提示卡、风险提示易拉宝等。
2、看职场。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前必须确认保险公司是否合规。
3、看资质。
确认保险销售人员是否有销售资格也是购买保险类理财产品必备步骤了。
4、看产品。
消费者还需全面了解产品,尤其是责任免除和风险提示。
另外,在购买此类产品的同时,最好拿个录音笔讲销售员的话术录下来,以备相关纠纷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