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维护工伤保险职工合法权益

从聊城市人社局了解到,为切实维护工伤职工合法权益,近日,结合全市实际,聊城市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试行)》,对于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规范参保管理、工伤职工相关待遇的处理等作出明确规定。

缴费:协议还欠期限不超过2个月

用人单位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不能按时足额缴纳的,视为欠缴工伤保险费。征缴部门根据工伤保险欠费台账,生成《社会保险费还欠通知单》,通知用人单位偿还欠费。用人单位因筹资困难、无法正常缴费的,要及时向经办机构稽核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由稽核部门进行缴费能力稽核。经稽核情况属实的,经办机构与用人单位签订《工伤保险费还欠协议》(一式三份),协议还欠期限最长不超过2个月。

用人单位申报缴费后新招录的职工,应及时申报《参加社会保险人员登记变动申报名册》。登记部门根据其填报的相关资料,为其办理职工参保登记手续,缴纳当月工伤保险费时按全部申报人员足额缴费。

用人单位当月参保(含增员)当月发生工伤事故的,以工伤保险费征收部门款项到账时间确认参保人员是否具备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资格。用人单位没有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工伤保险的,其登记注册时间早于《社会保险法》施行时间即2011年7月1日的,应从2011年7月1日起全员足额补缴工伤保险费并加收滞纳金;用人单位登记注册时间在2011年7月1日之后的,应从登记注册之日起全员足额补缴工伤保险费并加收滞纳金。

参保:退休享受待遇人员不得办理工伤

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在办理人员参保登记和人员变动手续时,要认真审核人员身份资料,对达不到法定用工年龄(特殊专业人员除外)、已退休并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0周岁(管理岗位满55周岁)的,不得办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

用人单位因提供虚假材料等原因造成返聘的离退休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其责任由用人单位负责。参保单位招用的人员办理离退休手续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应及时到所属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停保手续。

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要充分运用工伤保险信息系统,每月定期核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员,对核查出的人员通知参保单位在下月5日前办理停保手续,单位逾期不办理的,经办机构可单方办理停保并书面告知参保单位。

审核:市级机构负责单人次30万元以上的费用复核

加强工伤保险待遇审核。工伤职工治疗工伤的诊疗项目目录、住院服务标准按我市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执行(其中,工伤保险住院床位费暂按二级医院每天20元、三级医院每天30元的标准执行)。超过目录规定范围及标准的,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支付。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满后继续治疗期限、康复时限由协议定点医疗机构提出意见,报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批准;情况复杂的,由市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组织相关医疗专家进行评审。各级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要加强费用审核,合理控制工伤医疗费用支出。

市级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全市单人次30万元以上工伤医疗费用的复核及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资格确认工作。

待遇:一至四级工伤职工可不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

参保单位未依法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所有工伤保险待遇由参保单位支付(经批准履行还欠协议的除外),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后,由工伤保险基金和参保单位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等有关规定支付新发生的费用。“新发生费用”包括参保单位在补缴欠费后所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工伤医疗费、康复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转外地就医交通食宿费和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辅助器具费用等。基金支付“新发生费用”的时间应从工伤保险费款项到账之日起计算。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已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但解除劳动合同时单位欠费的,工伤保险基金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工伤职工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可不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在国家尚未出台新的政策前,一至四级工伤职工到达退休年龄时不具备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资格的,到达退休年龄后继续发放伤残津贴,并按照国家调整伤残津贴的有关规定调整待遇。

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的工伤职工在享受伤残津贴期间死亡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工伤职工死亡时本人伤残津贴作为计发基数,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比例计发供养亲属抚恤金。若工伤职工死亡时本人伤残津贴低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可以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计发基数,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比例计发供养亲属抚恤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