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的目光(他人的目光有什么用?)

什么的目光(他人的目光有什么用?)他人的目光有什么用?

最近看到一本新书叫《中国通典》。什么叫“通典”?简单说,就是关于一个国家的所有事物的百科全书。《中国通典》,那可就是关于中国的百科全书啊。

不过请注意,这不是说现在的中国,而是指的18世纪的中国,就是大概康熙皇帝那个时候的中国。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作者,不是中国人,而是那个时候的一位法国人,法国耶稣会的一个教士,叫格鲁贤。更有趣的是,这个格鲁贤压根就没来过中国。他是根据当时在中国的欧洲传教士发回欧洲的各种书信、报告、回忆录,编纂而成的。

那问题就来了:200年前,一个欧洲教士,根据各种二手资料编辑的,让欧洲人了解中国的书,对我们今天的中国人,能有多大价值?

说实话,在看到书之前,我也是非常怀疑的。但是真把书翻开之后,就像发现一个新世界一样,居然里面别有洞天。

举个很小的例子。书中花了一段不小的篇幅,说到中国的皇帝是怎么打猎的。这是一个中国名字叫张诚的法国传教士记录下来的。打的什么猎?打老虎。怎么打的呢?

先是有一个人来报告,说我发现老虎了。好,赶紧派人跟踪这只老虎。然后给皇帝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待着。那是漫山遍野的大队人马,把老虎撵得没处躲没处藏的。但是他们都不出手,老虎是给皇帝打的,只负责把老虎往皇帝所在的这个方向赶。

那皇帝身边呢?有三四十位随从,带着猎犬,手持长矛,围成一圈,单腿跪地,把长矛指向老虎可能出现的方向。不仅如此,皇帝身边还有几个人,替他拿着上好膛的枪。皇帝什么都不用干,就等着筋疲力尽的老虎出现在他的周围,然后开上几枪,老虎死了。

书中写道:“马上,所有的臣子去查看老虎,借机向皇帝表现殷勤。”这句话背后的表情很值得玩味哈。

其实联想一下欧洲贵族的狩猎文化,你就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浓墨重彩地写这一段。

在欧洲,狩猎其实是战争的一个变种形式,是和平时期君主和贵族保持军队战斗力的一种方法。

虽然也有各种保护措施,但如果是狩猎猛兽,比如老虎和熊,君主即使贵为国王,也是直接暴露在风险中的。

比如,英国国王威廉二世,就是在一次打猎中糊里糊涂地被自己人一箭射死的。既然狩猎是一个刺激的游戏嘛,一点风险没有还行?

再回头来看中国皇帝的狩猎,就有意思了。你发现没有?中国清朝皇帝的狩猎,是一种完全没有风险,但是能够确保成功的工作。

整支狩猎队伍的工作目标,不是打到猎物,而是皇帝在没有风险的前提下的良好体验。说白了,就是人工给皇帝制造一个电子游戏。

清朝皇帝搞了一个14000平方公里的木兰围场,每年要搞“木兰秋狝”,搞了140年,直到道光年间才废除。

过去我们一直以为,这是皇帝为了保持尚武精神,才搞的一种准军事娱乐活动。跟西欧贵族的狩猎差不多。

但是看到西方传教士的这个记载,才恍然大悟。不对,清朝皇帝的打猎,不是为了保持什么尚武精神,而是为了塑造自己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力。这其中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差别。

你看,同样是打猎,如果不看到《中国通典》这本书,没有西方传教士200年前的这个视角,我们仅仅凭借清朝留下来的史料,是体察不到这个微妙的区别和真相的。

所以《中国通典》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记录了什么,而在于它带着什么样的问题意识在观察和记录。真正珍贵的是这个问题意识。

再举个例子。这本书提到中国的官僚制度的时候,至少在两个地方,反复强调,中国的官职是不能买卖的。

哎?这很奇怪吗?官员嘛,那是代表朝廷来治理民间的,是要代表王法和正义的,这怎么能买卖呢?事实上,中国古代,即使朝廷实在财政紧缺,被逼无奈,不得不卖官鬻爵,往往卖的也是官员的名义,而不是实际的职务。

那《中国通典》这本书为啥这么强调这一点?还是要看欧洲人的问题意识。

在中世纪欧洲,尤其是法国,官职买卖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

比如说,有一个大名人,你肯定知道,孟德斯鸠,法国启蒙运动的著名思想家,就是那个提出“三权分立”学说的孟德斯鸠。他当时还有一个身份,是法国波尔多地区的高等法院的院长。那这个院长是怎么当上的呢?是他爷爷买来的,然后让他继承的。孟德斯鸠后来干烦了,把这个职务卖掉了,换了一笔钱到国外旅行,在巴黎居住、写作。这种情况,在当时的法国非常普遍。

理解了这个背景,你才明白,为什么《中国通典》的作者看到中国的官僚制度居然不买卖官职,那么惊奇,居然强调了好几遍。

所以你看,《中国通典》这样的书,其实提供的并不是关于18世纪中国的知识和信息,它提供的是18世纪欧洲人看中国的问题意识。

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有了这样一双冷眼旁观的眼睛,也能够更好地反思中国到底是一副什么样子。

过去,我们谈到文化交流,总是喜欢用这样的词汇: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看完《中国通典》这本书之后,我的理解更进了一步:文化交流的本质,其实是用你的问题意识在我的身上找你自己的答案。越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种族、不同的人,这种交流往往越是会有惊喜。

再举个例子,中国的瓷器。

说到中国的瓷器,大家肯定都知道大概是什么样子。上面的图案,有花草、山水,还有耕织图、仕女图、胖娃娃、老寿星等等。

这些图案,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没什么新鲜的,绘画水平好像也很平庸,毕竟出自中国普通的匠人之手,匠人可能都不识字,和欧洲那些艺术大师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等人的作品,根本没法比。

但是,可能大家没想到,中国瓷器上这些我们觉得没多大意思的图案,曾经给当时的欧洲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

为啥呢?大家回忆一下,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达芬奇那些作品都是什么内容。拉斐尔的“圣母像”。米开朗基罗在教堂天顶上画的是《最后的审判》。达芬奇的壁画《最后的晚餐》。都是神圣的、重大的,让人顶礼膜拜的宗教题材。还有就是国王、贵族、教皇、主教等大人物的画像。著名的《蒙娜丽莎》不就是某阔太太吗?

让当时的欧洲人没想到的是,从中国不远万里运来的瓷器上,画的都是祥和美好的平民生活。人物形象都是普通人,脑袋上既没有光环,也没有皇冠;手里既没有权杖,也没有刀剑。扑面而来的,是满满的生活气息。

欧洲文艺复兴想要的,就是把人从神权的压抑下解放出来,过上世俗的幸福生活。当时欧洲正处于文艺复兴早期,欧洲人还在为这个目标苦苦探索。现在一看中国瓷器上的这些图案,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

原来幸福美好的世俗生活,就是中国人过的这个样子。大家想想这种心理冲击有多大,这些画面对欧洲人的启发有多大。

这就是我们今天想说的话题了,什么是交流?

不是我教给你,你教给我。互相取长补短。

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用你的问题意识在我的身上寻找你自己的答案。与此同时,你的那些问题意识,同时也帮助我更加看清我自己的样子。这才是交流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