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愍王既灭宋而骄,欲为天子。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8 23:02:2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齐愍王既灭宋而骄,欲为天子。

燕昭王日夜抚循其人,益为富实,乃与乐毅谋伐齐。乐毅曰:“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约赵及楚、魏。”于是使乐毅约赵,别使使者连楚、魏,且令赵啖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王之骄暴,皆争合谋与燕伐齐。

燕王悉起兵,以乐毅为上将军。秦尉斯离帅师与三晋之师会之。赵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并将秦、魏、韩、赵之兵以伐齐。齐愍王悉国中之众以拒之,战于济西,齐师大败。分魏师以略宋地,部赵师以收河间,身率燕师,长驱逐北。剧辛曰:“齐大而燕小,赖诸侯之助以破其军,宜及时攻取其边城以自益,此长久之利也。今过而不攻,以深入为名,无损于齐,无益于燕,而结深怨,后必悔之。”乐毅曰:“齐王伐功矜能,谋不逮下,废黜贤良,信任谄谀,政令戾虐,百姓怨怼。今军皆破亡,若因而乘之,其民必叛,祸乱内作,则齐可图也。若不遂乘之,待彼悔前之非,改过恤下而抚其民,则难虑也。”遂进军深入。齐人果大乱失度,愍王出走。燕王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为昌国君,遂使留徇齐城之未下者。

乐毅闻昼邑人王蠋贤,令军中环昼邑三十里无入。使人请蠋,燕人曰:“不来,吾且屠昼邑!”蠋曰:“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国破君亡,吾不能存,而又欲劫之以兵,吾与其不义而生,不若死!”自奋绝脰而死。燕师乘胜长驱,齐城皆望风奔溃。乐毅修整燕军,禁止侵掠,求齐之逸民,显而礼之。宽其赋敛,除其暴令齐民喜悦。六月之间,下齐七十余城。

荀子论之曰:国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记四》)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燕昭王日夜抚其人(顺从)

B.诸候齐王之骄暴(害怕)

C.分魏师以宋地(侵略)

D.齐王伐功能(夸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与乐毅谋伐齐不知有汉

B.宜及时攻取其边城自益去六月息者也

C.若而乘之利乘便

D.又欲劫之以兵耻学于师

3.下列各组句子中,表明乐毅“能而好贤”的一组是( )(3分)

①王必欲伐之,莫如约赵及楚、魏  ②赵王以相国印授乐毅

③秦尉斯离帅师与三晋之师会之    ④求齐之逸民,显而礼之

⑤六月之间,下齐七十余城       ⑥宽其赋敛,除其暴令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乐毅起先反对燕国对齐国发动战争,原因是齐国强大而燕国弱小,更何况强大的秦国不愿意支援燕国打蠃这场战争。

B.剧辛认为乐毅不应该在没有他国军队支援的情况下孤军深入,应该以占领边境城池为主要目的,这样会充实燕国的领土。

C.乐毅听说王蠋贤能,就下令军队不要骚扰王蠋,并派人前云相邀谋事,但王蠋最终还是因为乐毅的部下恶意相逼而自杀身亡。

D.荀况认为,天下如由无道之君把持,就生不如死,即便只想做一个普通百姓,也还是不能实现这一可怜愿望。

5.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于是使乐毅约赵,别使使者连楚、魏,且令赵啖秦以伐齐之利。(4分)

(2)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4分)

 

网友回答

【答案】

1.D。

2.C。

3.D。

4.B。

5.(1)(燕王)使派乐毅约定赵国,另派使者联系楚国、魏国,再让赵国用讨伐齐国的好处引诱秦国。

(2)所以治理国家的君主(如果)提倡礼义,就可以称王,树立信誉就可以称霸,玩弄权术则(必然)灭亡。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点,能力层次为B,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核。A、循:安抚;B、害:苦于;C、略:强取,进占。

2.同为介词,“趁着”。A项前为“于是”,后为“竟然”。B项前者是表示行为目的的连词,相当于“而”,可译作“来”;后者是介词,译为“凭借”。 D项前为“并且”,后为转折连词,译为“却”。

3.此题考查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概括,“能而好贤”是乐毅的主要品格,①④⑥都是写乐毅“能而好贤”,②③写他人,⑤叙述胜利的事实,均不合题干标准。

4.A、“更何况强大的秦国不愿意支援燕国打赢这场战争”无据;C:“乐毅的部下恶意相逼”不是王虫蜀自杀的主要原因,“亡国之痛”才是他自杀的主要原因;D、原文指的是无道之君,等到形势极度恶化,他即使想当一个普通老百姓也做不到。

5.翻译句子时,第一步:联系语境明大意。联系具体语境,把握句子大意,写出主干。第二步:字句落实莫疏漏。注意重要实词、虚词,看清语法现象,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明确特殊句式如省略、倒装、固定句式等。第三步:翻译句子要得法。文言文“六字翻译法”:留、替、补、删、移、猜。“留”,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替”,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补出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移”,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猜”,指文言句中多义实词、带修辞的句子,要根据上下文灵活猜测处理。第四步:隐性失分要避免。回顾原文,检查是否符合语境——“看”;再读一遍,保证句子准确通顺——“念”;誊上卷子,字迹清楚端正无误——“写”。得分点(1)“约”“使”“且”“啖”(2)“故”“用国者”“信”“立”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