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小强用塑料吸管向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不断吹气,在吹气的过程中发现石灰水先出现浑浊后又变澄清,他感到很意外.小强又将纯净的CO2持续通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与上次相同.
(1)小强做第二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小强从老师那里得知:CO2能与CaCO3和H2O继续反应生成Ca(HCO3)2.由此小强推测出Ca(HCO3)2的一条物理性质是:______.
(3)小强还想了解Ca(HCO3)2的化学性质.查阅资料后得知碳酸氢钙[Ca(HCO3)2]受热易分解,生成难容性的化合物、气体等.他与同学们一起对碳酸氢钙受热分解后产物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1、生成的难溶性化合物可能是碳酸钙.经实验研究结论正确.
猜想2、放出的气体可能是O2、H2、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探究】小强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气体的成分.
操作1、加热A装置,一段时间后,B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操作2、在a处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
结论1、碳酸氢钙分解产生的气体一定有______.
结论2、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的方程式为______.
【表达交流】
交流1、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操作2实验中存在的不足是______.
交流2、小组内某同学对上述结论提出异议:
该同学的观点请说出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该实验怎么没有对氧气进行验证
______
网友回答
解:(1)小强做第二实验的目的是想排除其他气体的干扰,故填:排除其他气体的干扰;
(2)CO2能与CaCO3和H2O继续反应生成Ca(HCO3)2,则推测出Ca(HCO3)2的一条物理性质是碳酸氢钙是易溶于水的物质.故填:Ca(HCO3)2能溶于水;
结论1:根据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故填:CO2;
结论2:根据反应物、生产物,数学化学方程式: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的方程式为 Ca(HCO3)2CaCO3↓+CO2↑+H2O
交流1:具有可燃性的气体,不纯时如果点燃易发生爆炸,故需要对气体进行验纯,故填:点燃气体前应该先验纯;
交流2: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 和原子的个数不变,若反应无氢气生成,则应该有水生成,故填:该同学的观点请说出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该实验没有对氧气进行验证不同意此观点.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若有氧气产生,实验操作2中的木条燃烧的会更旺“结论2”不正确同意此观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氢原子,反应后又无氢气生成,所以应有水生成.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