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蟒·牛·猫(节选)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7:36:0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狼·蟒·牛·猫(节选)刘心武  好的读书方法,应是“牛式”,不但细嚼慢咽,而且不止一个胃,有的胃专门用来反刍,把本来就非茹毛饮血,而是斯斯文文吃进的草料,再加以精磨详研,效果当然极佳,把开卷有益体现得非常充分,而将弊端减少到最低程度。我近年常反刍以往读过的中外经典。像《红楼梦》,我至少反刍过五遍,并且将不同的加以比较,在反刍中形成了关于其中“金陵十二钗”最后一钗秦可卿的系统想法,结果产生了探佚性著作《秦可卿之死》。最近我还在反刍叶君健先生所译的安徒生童话全集,这是我十几岁时便珍爱的书,但那时还只懂得欣赏《海的女儿》、《野天鹅》等情节新奇的篇章,现在却能体味《老单身汉的睡帽》、《柳树下的梦》等篇章中的人生喟叹与诗意升华。  现在的书真叫多,且不算音像制品及电脑网络上的读物,光是纯文字或文字为主的印刷品,就不知每天推出来多少种!在这种情况下,读书的可选择范围非常之大,倒容易弄得读书人手足无措,不知该读什么,该取怎么个读法了。面对这一形势,我现在多取“猫式读法”。我家养了三只大猫,注意观察,发现它们进食有几个特点,都足资我读书时借鉴。一是它们进食前先要以目巡查左右,并对食盆中的食物以鼻检验,绝不轻易下嘴,这启发我选一本陌生的书来读时要十分慎重,不能因此白白耗费宝贵的时间,更不能误食腐物影响心灵健康;二是它们吃东西时不仅细嚼慢咽,还往往摆头晃脑,能十分精确地将鱼肉中的小刺剔除,这启发我读书要善于□□□□、□□□□;三是它们一般都不贪食,胃口大开,却能适可而止,我们常用“猫食儿”形容量虽小而已他足,由此启发我:面对的书越繁杂,越不能□□□□,还是要先确定好一个时期的读书目的,依次列出必读、可读、可读可不读(即机动安排,时间有富裕则读,无富裕则放弃)的书名,订出相应的计划,配置好时间份额,一周或半月检查一下自己的执行情况。“猫式读法”实践下来,尤有读书乐、乐融融的效益,故不揣冒昧,写出以供读友们参考。1.概括画线句子的含义。答:□□□□□□□□□□□□□□□□□□□□(不超过20字)2.作者举“反刍”《红楼梦》和安徒生童话全集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牛式”读书法的好处。请列出两点好处。答:(1)□□□□□□□□□□□□□□□□□□□□(不超过20字)(2)□□□□□□□□□□□□□□□□□□□□(不超过20字)3.在文中空格内填入恰当的文字。答:□□□□、□□□□  □□□□4.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从选文标题和选文内容看,“狼”、“蟒”比喻的是另外两种读书方法。B.“把开卷有益体现得非常充分”的意思是:通过反刍,充分汲取书籍的营养。C.“将弊端减少到最低程度”的意思是:最大限度地克服其他读书法的弊端。D.“牛式读法”强调读书在精磨详研,“猫式读法”强调读书要分辨、挑选。E.本文主要内容是比较了两种读书法的异同,以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深入细致地研究(或: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反复琢磨、研究。);2.①加深了对作品内容和社会意义的理解②加深了对作品艺术价值的认识③提高了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④使自己对作品的认识系统化、理论化(答出两点即可,表述不求一致,意思正确即可。);3.汲取精华,唾弃糟粕,贪多求广;4.CE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