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表,完成下列问题.
(1)40℃时,50g水中至少溶解______g?A物质形成饱和溶液.
(2)当温度小于20℃时,A、B、C的溶解度有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3)40℃时,将等质量的A、B、C分别放入等质量的水中,
只有一种溶液能形成饱和溶液,则该溶液是______的饱和溶液.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20℃时A、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B.当A中含有少量C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C.将40℃时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质量不变
(5)若要配制50g5%的B溶液,则需10%的B溶液______g.在配制过程中已经使用了烧杯、量筒、滴管,细口瓶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网友回答
解:根据上图的溶解度曲线表可知:
(1)4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40克,则50g水中至少溶解20gA物质形成饱和溶液.
(2)由图可知:当温度小于20℃时,A、B、C的溶解度有大到小的顺序是BCA.
(3)40℃时,将等质量的A、B、C分别放入等质量的水中,只有一种溶液能形成饱和溶液,则该溶液是C的饱和溶液.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BC)
A.20℃时A、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说法错误,没有说明为饱和溶液;
B.当A中含有少量C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说法正确,因为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
C.将40℃时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质量不变,说法正确,只是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5)若要配制50g5%的B溶液,设需要10%的B溶液为x,则50g×5%=x×10%,则x=25克,故需10%的B溶液25g.在配制过程中已经使用了烧杯、量筒、滴管,细口瓶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故答为:(1)20;(2)BCA;(3)C;(4)BC;(5)25;玻璃棒
解析分析:根据上图的溶解度曲线表可知:
(1)由40℃时的溶解度,可计算50g水溶解A物质的质量.
(2)由图可知:当温度小于20℃时,A、B、C的溶解度有大到小的顺序.
(3)40℃时,将等质量的A、B、C分别放入等质量的水中,只有一种溶液能形成饱和溶液,则该溶液是溶解度小的物质的溶液.
(4)由上图的溶解度曲线表,可判断A、B、C三种说法是否正确;
(5)若要配制稀溶液,可以根据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计算.了解在配制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
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