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文第二段,完成下题。1.“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句中“悔”字应怎样理解更贴切?它与“虽九死其犹未悔”中的“未悔”是否矛盾?为什么?它在结构上有何作用?2.赏析“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1)“芰荷”“芙蓉”喻指什么?(2)诗人为何还要“高余冠”“长余佩”,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这两个诗句描绘了诗人什么样的自我形象?3.“虽体解吾犹未变兮”中“未变”的是什么?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答案:悔:追悔(反省),前一个“悔”是反悔;不矛盾,因为二者意义有差别,前者是表示对自己的选择的坚定,后者是对自己走过的路的反省;它是下文的开启之词。 解析:应首先明确“悔”的真正含义,然后考虑结构上的作用。 2.答案:(1)高洁的德行。(或:崇高的品德。) (2)在反省自己走过的路后,诗人没有畏惧邪恶,而是更加坚定了走自己路的决心。“高余冠”“长余佩”更是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无悔选择。 (3)德行高洁的君子形象。 解析:结合作者以香草美人为喻的特点作答。 3.答案:追求“美政”及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 解析:联系全文主旨,“未变”的应为作者的志向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