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的日子里,通常需要回顾一下过去,尤其是要怀念一下那些由...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5:49: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在纪念的日子里,通常需要回顾一下过去,尤其是要怀念一下那些由于发展文化生活而得到特殊荣誉的人们。这种对于我们先辈的纪念仪式确实是不可少的,尤其是因为这种对过去最美好事物的纪念,必定会鼓励今天善良的人们去勇敢奋斗。但这种怀念应当由从小生长在这个国家并熟悉它的过去的人来做,而不应当把这种任务交给一个像吉卜赛人那样到处流浪并且从各式各样的国家里收集了他的经验的人。  这样,剩下来我能讲的就只能是超乎空间和时间条件的、但同教育事业的过去和将来都始终有关的一些问题。进行这一尝试时,我不能以权威自居,特别是因为各时代的有才智的善良的人们都已讨论过教育这一问题,并且无疑已清楚地反复讲明他们对于这个问题的见解。在教育学领域中,我是个半外行,除了个人经验和个人信念以外,我的意见就没有别的基础。那么我究竟是凭着什么而有胆量来发表这些意见呢?如果这真是一个科学的问题,人们也许就因为这样一些考虑而不想讲话了。  但是对于能动的人类的事务而言,情况就不同了,在这里单靠真理的知识是不够的;相反,如果要不失掉这种知识,就必须以不断的努力来使它经常更新。它像一座矗立在沙漠上的大理石像,随时都有被流沙掩埋的危险。为了使它永远照耀在阳光之下,必须不断地勤加拂拭和维护。我就愿意为这工作而努力。  学校向来是把传统的财富从一代传到一代的最重要的机构。同过去相比,在今天就更是这样。由于现代经济生活的发展,家庭作为传统和教育的承担者,已经削弱了。因此比起以前来,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健全要在更高程度上依靠学校。  有时,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作一种工具,靠它来把最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它应当在青年人中发展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但这并不意味着应当消灭个性,使个人变成仅仅是社会的工具,像一只蜜蜂或蚂蚁那样。因为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统一规格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相反,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这些人把为社会服务看作自己最高的人生问题。就我所能作判断的范围来说,英国学校制度最接近于这种理想的实现。  但是人们应当怎样来努力达到这种理想呢?是不是要用讲道理来实现这个目标呢?完全不是。言辞永远是空的,而且通向毁灭的道路总是和侈谈理想联系在一起的。但是人格绝不是靠所听到的和所说出来的言语而是靠劳动和行动来形成的。  因此,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初入学的儿童第一次学写字便是如此,大学毕业写论文也是如此,简单地默记一首诗,写一篇作文,解释和翻译一段课文,解一道数学题目,或在体育运动的实践中,也都是如此。1.为什么作者说“这种怀念应当由从小生长在这个国家并熟悉它的过去的人来做,而不应当把这种任务交给一个像吉卜赛人那样到处流浪并且从各式各样的国家里收集了他的经验的人。”2.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他所谈论的话题有两个条件,是哪两个条件?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解释文章中画线的句子的含意。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参考答案:爱因斯坦是在纽约进行的演讲,所以他说这个国家对那些由于发展文化生活而得到特殊荣誉的人们的怀念应该由美国人自己来做,而不是让他来做。因为爱因斯坦是住在德国的犹太人,在受纳粹迫害期间,被迫逃到法国讲学,到了法国不久,又被误会是间谍,只得又逃到美国,在美国发明了原子弹。所以他并不认为自己有资格或者应该代表美国人来对那些在美国由于发展文化生活而得到特殊荣誉的人们进行该有的怀念。  解析:要回答此题一定要明白爱因斯坦的历史背景,他是犹太人,曾漂泊在各个国家,而吉普赛人的典型特征是在各地漂泊,所以他说自己像吉普赛人那样到处流浪。  2.参考答案:(1)超乎空间和时间条件;  (2)同教育事业的过去和将来都始终有关。  解析:只要细读文章,就会发现第二段中已明确指出。  3.参考答案:教育作为一个人类共同的话题,爱因斯坦即使不是教育界的专家也有资格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这里爱因斯坦提到真理如果不被人发扬出去,那么这个真理就将不被人们所用。而知识就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才能够保持常新,否则就会淹没在人类的世俗生活中。  解析:在学习课文时对文章中的每一句话都应多思考,考虑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