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文集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5:48:4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鲁迅先生记萧红  鲁迅先生家里的花瓶,好像画上所见的西洋女子用以取水的瓶子,灰蓝色,有点从瓷釉自然堆起的纹痕,瓶口的两边,还有两个瓶耳,瓶里种的是几棵万年青。  第一次,走进鲁迅家里去,那是近黄昏的时节,而且是个冬天,所以那楼下室稍微有一点暗,同时鲁迅先生的纸烟,当它离开嘴边而停在桌角的地方,那烟纹的疮痕一直升腾到他有一些白丝的发梢那么高。而且再升腾就看不见了。  “这花,叫‘万年青’,永久这样!”他在花瓶旁边的烟灰盒中,抖掉了纸烟上的灰烬,那红的烟火,就越红了,好像一朵小红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离着。  “这花不怕冻?”以后,我又问过,记不得是在什么时候了。  许先生说:“不怕的,最耐久!”而且她还拿着瓶口给我抓着。  我还看到了那花瓶的底边是一些圆石子,以后,因为熟识了的缘故,我就自己动手看过一两次。这花瓶是常常摆在客厅的黑色长桌上,又加上自己是来自寒带的北方,我对于这在四季里都不凋零的植物,总带着一点惊奇。  而现在这万年青依旧活着,每次到许先生家去,看到那花,有时仍站在那黑色的长桌子上,有时站在鲁迅先生遗像的前面。  花瓶是换了,用一个玻璃瓶装着,看得到淡黄色的须根,站在瓶底。  有时候许先生一面和我们谈论着,一面检查着房中所有的花草。看一看叶子是不是黄了,该剪掉的剪掉,该洒水的洒水,因为不停地动作是她的习惯。有时候就检查着这万年青,有时候就谈鲁迅先生,就在他的遗像前面谈着,但那感觉,却像谈着古人那么悠远了。  至于那花瓶呢,站在墓地的青草上面去了,而且瓶底已经丢失,虽然丢失了也就让它空空地站在墓边。我所看到的是从春天一直站到秋天;它一直站到邻旁墓头的石榴树开了花而后结了石榴。  从开炮以后,只有许先生绕道去过一次,别人就没有去过。当然那墓草是长得很高了,而且荒了,还说什么花瓶,恐怕鲁迅先生的瓷半身像也要被荒了的草埋没到他的胸口。  我们在这边,只能写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而谁去努力剪齐墓上的荒草?我们是越去越远了,但无论多远,那荒草是总要记在心上的。(选自《萧红文集》)1.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1)但那感觉,却像谈着古人那么悠远了。________________(2)我们是越去越远了,但无论多远,那荒草是总要记在心上的。________________2.文中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请说明其作用。________________3.文章题目是“鲁迅先生记”,但全文却以大量笔墨去写万年青,这是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1)鲁迅先生已离我们远去,在没有了鲁迅先生的日子里,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孤寂。  (2)我们离鲁迅先生越来越远,但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忘记鲁迅先生和他未竟的事业。  2.细节描写。写出了鲁迅先生永不停息的工作热情和奋斗不止的拼搏精神。  3.一瓶普通的万年青,凝聚了鲁迅先生的人格核心。万年青坚贞顽强、不畏严寒、四季常青。万年青象征鲁迅先生坚贞不屈、勇于斗争、永不休战、浩气长存的崇高形象。运用万年青可使文章的意象更加丰富,使文章的内容更有层次感和内蕴。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