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没有佛教知识高人解答呢?

发布时间:2020-07-08 23:49:50

请问有没有佛教知识高人解答呢? 请问可以简短解释普门品吗?500或300字都可以,非常多谢,急件20点 2015-03-16 14:34:18 补充 这位贤兄,我都知道佛教基本知识,我是想要普门品略解?

网友回答

佛教的要义 在要讲解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之前,须先一提的就是,佛教是什么?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然而佛教的要义是什么呢?现在分为五点来解释: 第一、佛教是否认有「创造神」的宗教 创造神,就是有一种宗教,是主张宇宙人生,万事万物,都是由神所创造的。印度的婆罗门教,主张人类是从梵天所生的,耶穌模倣这种学说,也主张世界和人类,都是上帝所创造的,这就是创造神主义的宗教。由这神创造的学说,就演变成为神权的思想。以为世间的一切,既然是由神所创造的,神就是万能之主,他既能创造万物,当然就可支配万物。因此,神要你怎样,你就得怎样,人类的一切,都要听从神的安排,自己是做不了主的。这种思想是君权主义的思想,已经不适合于民权主义的现时代了。 我们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是最反对这种学说的。依佛陀智慧的观察,宇宙人生是由心所造,而不是有个「创造神」所造成的。依佛陀的教法,有情的众生,固然是由心所造,而外界的山河大地,也是由心所造成的。而各个人的身体,是由各人的别业所成,山河大地的世界,是由众人共业所成的,所以佛教处处主张一切法唯心的道理。这一切法唯心的道理,也就是自由的思想,因为你要上天堂,或要下地狱,是由你自己的意志而决定的,其中并没有支配者,和创造者。 佛陀虽然能揭开清净安乐的理想国土,和汙浊苦恼的现实世界,以唤醒人类的注意,比较和选择,并指示你趋向清净安乐国土的方法。但必须由各人去选择,发展自己的意志去实现,佛陀是不能支配你上天堂、或下地狱的。因为一切都是唯心所造的,所以每人都有选择的自由。无论要下地狱,要上天堂,甚至要超出三界,享受涅槃寂静的快乐,这唯有自己去选择,去实现了。 第二、佛教是主张平等教义的宗教 平等是差别的对待。佛陀当时的印度社会,对于种族阶级的差别是很严格的。佛陀的发心出家、修行、创立佛教,一方面也是以打破四姓差别的阶级制度为动机。所以佛陀成道之后,就提倡「四川归海,同一盐味,四姓出家,同一释氏。」的平等口号,以打破当时四姓差别的阶级制度。佛陀所提倡的平等真理,不但是人类种族的平等,乃至提倡了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一切众生都能成佛,众生和佛没有差别的平等真理。这种彻底平等的真理,是其他的宗教所没有的。其他的宗教,如果其教徒妄想要成为和教主一样的地位,那就犯了天大的教规了。可是,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却大声的疾呼:「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有佛性者都能成佛」,并希望愚痴的众生,都能反迷归悟,赶快成佛,然后,与佛并坐,与佛并行,与佛同样的享受不生不灭境地的本地风光。佛教所主张,佛与众生平等的真理,和他教主仆的差别,真是天渊悬隔,不可同日而语! 第三、佛教是大慈悲为本的宗教 慈悲是与乐拔苦的意思。要使人家得到快乐,要拔除人家的痛苦,这就是同情惻隐的心理,这同情惻隐的心理,在佛教叫做慈悲,在儒家叫做仁,在基督教叫做博爱。佛教的慈悲,儒家的仁,基督教的博爱,在含义上虽然相似,而在分量上却有差别。基督教的博爱是「信我者昌,逆我者亡」,这种博爱,未免太感情太自私了。孟子说:「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这种对于禽兽的同情惻隐的心理,也是很肤浅的。佛教的慈悲,是不分有缘无缘,也不分大的动物和微细的昆虫,都把他们看待像自己一样;他们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要使他们澈底离苦得乐。这种无缘慈,同体悲的慈悲心,才是大慈悲的心理。佛教主张戒杀放生,乃至螻蚁之微,也不得故意杀害。这种普遍惠施与一切众生的慈悲心,就是大慈悲的心理。而且佛陀的教化众生,是要众生断烦恼了生死,得到不生不灭的究竟安乐的。这种拔苦与乐是彻底而永远,不是肤浅而短暂的。所以佛教的慈悲,从空间来说,是无边的,从时间来说,是无限的,这种慈悲,才能称为大慈悲。佛教是本著这大慈悲的精神,来为人群谋福利的。 第四、佛教是理想超然的宗教 理想是现实的对待。依佛陀智慧的观察,我人现在所居住的世界,是痛苦秽浊的,可是离开这痛苦秽浊的现实世界之外,还有安乐清净的理想国土。这安乐清净的理想国土,就是诸佛圣人所证到的涅槃境地,这种超然现实的理想境地,是可以实现的。佛陀之所以教化众生,就是要众生离开这痛苦秽浊的现实世界,到达安乐清净的理想境地。所以说,佛教是理想超然的宗教。 第五、佛教是主张自觉的宗教 自觉就是自己智慧的觉察。依佛陀的教义,众生之所以会堕在这汙秽痛苦的现实世间,就是因为没有自觉的智慧,迷惑颠倒,造诸恶业所致。所以想要从这苦恼的现实世间,趋向安乐的理想境地,不是求神的赐与,而是必须以自觉的智慧,消除迷惑颠倒的心理,改善自己的行为,才能达成,所以佛教是最重视智慧的。有智慧的觉照,才能实现理想的安乐境地,所以佛教是主张自觉的宗教。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