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四边形OABC是面积为4的正方形,函数(x>0)的图象经过点B.(1)求函数的解析式;(2)将正方形OABC分别沿直线AB、BC翻折,得到正方形MABC′、NA

发布时间:2020-08-06 10:02:47

如图,四边形OABC是面积为4的正方形,函数(x>0)的图象经过点B.
(1)求函数的解析式;
(2)将正方形OABC分别沿直线AB、BC翻折,得到正方形MABC′、NA′BC.设线段MC′、NA′分别与函数的图象交于点E、F,请判断线段EC′与FA′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将函数的图象沿y轴向上平移使其过点C′,得到图象l1,直接说出图象l1是否过点A′?

网友回答

解:(1)∵四边形OABC是面积为4的正方形,
∴OA=OC=2,
∴点B坐标为(2,2),
∴k=xy=2×2=4.
∴y=;

(2)∵正方形MABC′、NA′BC由正方形OABC翻折所得,
∴ON=OM=2OA=4,
∴点E横坐标为4,点F纵坐标为4.
∵点E、F在函数y=的图象上,
∴当x=4时,y=1,即E(4,1),
当y=4时,x=1,即F(1,4).
∴ME=NF=1,
∴E′C=FA′=1;

(3)∵函数图象向上平移时偏离A′越远,∴将函数的图象沿y轴
向上平移使其过点C′,得到图象l1,图象l1不过点A′.
解析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得点B的坐标,从而求得k值,进而得出函数解析式;
(2)先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求得点F的纵坐标和点E的横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得其坐标,进而得出线段EC′与FA′的大小关系;
(3)根据函数图象向上平移时偏离A′越远,进而得出图象l1是否过点A′即可.

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性质,综合性比较强,注意反比例函数上的点向x轴y轴引垂线形成的矩形面积等于反比例函数的k值.要会熟练地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这是基本的计算能力.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