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28 23:05:54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如何打造“健康的网络文化”
王君超
对当前文化生态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文化?是网络文化。
独特、开放、共享的网络文化,在促进民主、张扬人民的表达权等方面贡献甚巨。西方学术界借用“第五等级”一词,指称互联网及其用户对社会的影响,用以区别被称为“第四等级”的传统媒体。由于网络复制和呈现的是现实的社会关系,其文化形态呈现出一定的多元性、可塑性以及与其他文化的共融性。造就更为健康的网络文化,是当前文化建设的话题中应有之义。
健康的网络文化有赖于健康的传播内容。在“关系为王”日益凸显的社交网站时代,“内容为王” 仍然是网络传播的主旋律。网络能否一领媒体风骚,不仅取决于其旺盛的人气、独特的传播方式和弥漫的民主、自由气息,更取决于其内容是否真实、可靠。由于网络即时发布、碎片化传播、把关弱化的特性,以及博客、微博等的“自媒体”属性,使其在内容的真实性、教育性方面无法与传统媒体比肩。但是,“公民推客”通过不断的互动与刷新,可使网络努力呈现真实的事件与舆情;网民通过提高媒介素养,对谣言、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加以抵制,有利于保持网络文化的正气;网民通过上载、分享健康信息和有创意的文化产品,则有助于维护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和创新品质。
健康的网络文化需要创新的管理文化。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人类的沟通方式和效率,使得“网络民意”成为时代的强音。但是,由于“扭曲传播”①现象的存在,难免会使网络空间滋生乱象:“水军”、“推手”②操纵舆论,骇客、病毒无孔不入,“推手造星”泛滥成灾,违法、不良信息屡禁不绝,从而使得网络文化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网络公民”在畅享“信息高速公路”便利之时,个人隐私时有被侵犯之忧;信息超载和“数字鸿沟”的客观存在,也使得网络秩序备受诟病。从全球来看,公众期待的“网络公共领域”和“理想的传播情景”依然只是愿景。因此,造就健康的网络文化需要科学、包容、创新的管理文化护航。网络管理贵在科学决策、艺术疏导。
健康的网络文化需要崭新的“粉丝文化”。曾几何时,“粉丝”这个网络亚文化现象,一跃成为网上最受关注的“文化奇观”。“粉丝”不仅是明星的拥趸,也是明星的社会符号。以往网络事件中的一些“粉丝”,往往画地为牢、互相攻击,常让口水淹没了真相。须知“粉丝”与明星的关系恰如水之于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造就健康的网络文化,需要构建崭新的“粉丝文化”:不是唯我独尊、党同伐异;而是诉诸理性,彼此包容,尊重对方的表达权、质疑权和批评权。
网络文化植根于互联网,影响全社会。在一定程度上,网络文化构建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只有健康的网络文化,才能让真诚与理性为伴,让民意健康生长。(摘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注】①扭曲传播指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层层扭曲,以至面目全非。②网络水军指受雇于网络公关公司,为他人发帖回帖造势的网络人员。网络推手,又名网络推客,指那些懂得网络推广并能应用的人。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决定网络能否引领媒体风骚的诸多因素中,内容的真实可靠比网络的人气、传播方式等更重要。
B.虽然网络在内容的真实性等方面比不上传统媒体,但推客、网民可以通过一些积极的行动来弥补这些不足。
C.以往有些“粉丝文化”是唯我独尊、党同伐异的,而崭新的“粉丝文化”则要求理性,互相包容、尊重。
D.网络文化构建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的原因在于网络文化植根于互联网,影响了全社会。
2.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网络文化的特点。(3分)
3.“公众期待的‘网络公共领域’和‘理想的传播情景’”怎样做才不至于“依然只是愿景”? (3分)
1. D
2.①独特、开放、共享;②多元性、可塑性以及与其它文化的共融性;③在内容的真实性、教育性方面不如传统媒体;④一定的复杂性;⑤影响力大。(写到任意3 点即可得满分)
3.①提高网民素质,改变“扭转曲播”现象,杜绝网络空间乱象的滋生;②加强立法,保护网民的个人隐私不被侵犯;③提升技术,使信息传送更迅速,创建让网民满意的网络秩序。④需要科学、包容、创新的管理文化;⑤诉诸理性,彼此包容,尊重网民的表达权、质疑权和批评权。(写到任意3点即可得满分)
【解析】
1.试题分析:“网络文化构建了我们的生活方式”错,文章最后一段说:“在一定程度上,网络文化构建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点评:从文章中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必须在阅读时把注意力放在文章重要内容上。一段或一篇文章的重要内容包括:文章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述;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等。解答此题时,要能够从文本中找到原文,然后进行比对,最后才能选出答案。
2.试题分析: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在此基础上进行筛选整合:“独特、开放、共享的网络文化”“其文化形态呈现出一定的多元性、可塑性以及与其他文化的共融性”“从而使得网络文化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网络文化植根于互联网,影响全社会”,再抓住这些句中的关键词就容易概括为:独特、开放、共享;②多元性、可塑性以及与其它文化的共融性;③一定的复杂性;④影响力大。但是内容的真实性和教育性不如传统媒体这一要点,隐含在文中,这需要考生从文章中去概括。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内容的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点评: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注意抓住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②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③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分析把握其内容的重点。④分析归纳时,要整体把握,从全文出发,既高瞻远瞩,不偏不漏,又不纠缠于细枝末节。这类题中往往会有一两个信息或要点隐含在文章中的,需根据有关的语段来分析综合。
3.试题分析:文章用“健康的网络文化有赖于健康的传播内容”“健康的网络文化需要创新的管理文化。”“健康的网络文化需要崭新的“粉丝文化”。”三个中心引领三个自然段,分述应该怎样建设健康的网络文化。因此,做题可从这三段中抓住有关语句,抓住语句中的关键词,加以概括整合。比如将“但是,“公民推客”通过不断的互动与刷新,可使网络努力呈现真实的事件与舆情;网民通过提高媒介素养,对谣言、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加以抵制,有利于保持网络文化的正气;网民通过上载、分享健康信息和有创意的文化产品,则有助于维护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和创新品质。”和文章下一段的“由于“扭曲传播”现象的存在,难免会使网络空间滋生乱象”进行取舍合并为:提高网民素质,改变“扭转曲播”现象,杜绝网络空间乱象的滋生。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
点评:探究题的一般做题方法是:一读题目,明方向。就是要明确答题的要求(答题的范围,答题的角度等);寻找题目中的关键词、疑问点。二扣文本,寻解释。抓住关键词在文本中寻求突破。三巧引申,谈见解。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有个性的、有创新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