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28 23:05:38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面句中的“焉”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子亦有不利焉
C.朝济而夕没版焉
D.将焉取之
2.指出下列划线字的古今不同的意思
A.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指:
今义指:
B.用心一也
古义指:
今义指:
3.按照“之”字的意义的用法,选出全是代词的一项()
①青,取之于蓝
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③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⑤冰,水为之
⑥君将哀而生之乎
⑦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⑧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A.②③⑤
B.①⑤⑥
C.③⑦⑧
D.④⑤⑧
4.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何陋之有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准确翻译下边文句。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
(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译:
6.本段共六句,共分几层?请在文中标出来,并指出每层的大意。
7.本段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
1.B
2.A
3.B
4.A
5.略
6.分三层。一层(l-2句),学习要积累;二层(3-4句),学习要有恒;三层(5-6句)、学习要专心
7.比喻论证
【解析】
1.试题分析:ACD三项中焉是兼词于之,B项是助词。
考点:本题考查焉的用法和意义。
点评:本题可通过翻译判断焉字的意义和用法,句子翻译中多余的部分即为焉作为兼词翻译的部分。
2.试题分析:跪古义:腿脚 。今义:跪下。古译为因为用心;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集中注意力或居心。
考点:本题考查古今异。
点评:本题首先要能够判断句子意思,根据句意筛选古译,然后结合事例说出今译。
3.试题分析:第一句是代词,第二句是到的意思。第三句是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第四句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第七句是的。第八句是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考点: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现象。
点评:此题可根据句意判断,翻译为的的,翻译为他的,另外,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则取消句子独立性。
4.试题分析:A是定语后置,应是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BCD是宾语前置,有何陋,不知句读,未有之。
考点:本题考查文言句式特点。
点评:此题要了解几种常见文言句式的判断标准,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判断。
5.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注意而字表原因,架的解释,古代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式
点评:本题比较难。翻译时要注意三点:一要以直译为主,关键词一定要翻译准确,二是切记要把翻译的句子与原文结合在一起理解,莫断章取义。第三,照应文言句式和语气。
6.试题分析:通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等可看出是学习重在积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说的是学习要有恒心。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说的是用心专一。
考点:本题考查文言文概括文意分层能力。
点评:本题首先要能够准确翻译句子,然后根据句意进行概括,最后进行分层。
7.试题分析: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等方面,有条理、有层次地加以阐述。但文章说了好多骐骥、驽马、蛇鳝等,可以看出是运用比喻的方法来论证中心。
考点:本题考查文言文运用手法的能力。
点评:本文开始便提出了中心论点,而后用了蟹、骐骥、等来论证,显然是比喻的论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