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现在还有人反对昭君出塞,认为昭君出塞是民族国家的屈辱。我不同意这样的看法。因为在封建时代要建立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不能像我们今天一样,通过各族人民之间的共同的阶级利益、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主要的是依靠统治阶级之间的和解,而统治阶级之间的和解又主要的是决定于双方力量的对比,以及由此产生的封建关系的改善。和亲就是改善封建关系的一种方式。当然,和亲也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有些和亲是被迫的,但有些也不是被迫的,昭君出塞就没有任何被迫的情况存在。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是和亲就一律加以反对,那么在封建时代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取得民族之间的和解呢?在我看来,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总要好得多。 (1)“我不同意这样看法”中的“这样”指代什么?答:________。(2)“……以及由此产生的封建关系的改善”中的“此”指代什么?答:________。(3)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什么?选出概括恰当的一项:[ ]A.我不同意认为昭君出塞是民族国家的屈辱的看法。B.封建时代建立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是依靠统治阶级之间的和解。C.在我看来,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总要好得多。D.和亲是改善封建关系的一种方式。
网友回答
答案:略解析: (1)昭君出塞是民族国家的屈辱。 (2)统治阶级双方力量的对比 (3)A(整段均围绕第1句话展开。B、D是两个理由;C项是结论性的话,全段语句并未围绕它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