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区别,“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无奈与自救,那与“师夷长技以自强”有何区

发布时间:2020-07-09 16:13:23

“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区别,“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无奈与自救,那与“师夷长技以自强”有何区

网友回答

前者是魏源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主要是指学习西方的技术(主要是军事科技方面,也就是他们所说的“坚兵利炮”)来强大自己,然后利用它来对付西方列强(主要是战争上).当然,它也有提到一些西方制度上的问题,但是只是一个设想,没有什么具体实施的措施.
  后者是洋务派在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提出的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它的含义除了学习西方的军事科技,引进西方的机器技术人才,学习西师夷长技以制夷方教育模式和内容,还有经济方面的管理等等.它的“师夷”虽然和“师夷长技以制夷”同属器物层面,但比“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层面和程度又进了一个层次.“师夷长技以自强”(后面还有““师夷长技以求富”深深贯通于整个洋务运动中.而且,洋务运动在各方面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效.它是中国近代化一个真正的开端.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发展,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

网友回答

藩台、臬台、道台、府台、县台,这几个都是地方行政官员,职级区别如下:
  1、藩台,就是承宣布政使,其职责兼管民政和财务,为从二品官,职位相当于省长。
  2、臬台,就是提刑按察使,按察使的统称,掌管刑事、司法,隶属于各省总督、巡抚,为正三品官。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公、检、法的一把手。
  3、道台,也称道员,是由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派到各地的“分道”,管钱粮,司法业务。根据清代的官阶制度:道员(道台)是省与府之间的地方长官,道员一律定为正四品。职位相当于地区专署的干部。
  4、府台,是管理几个到十几个县行政的长官,职位相当于专署主任。
  5、县台,是管理一县行政的长官,相当于县长。
  扩展资料
  清代的地方行政沿袭明制,大致分省、府、县三级,总督、巡抚为掌握行政、军事、监察大权的高级地方官员,布政、按察两使为督、抚的属官。
  省以下有道的设置,道为监察区性质,不算正式行政区。道主要有分守道和分巡道两种,兼兵备衔,另有一些不属布政、按察二司的道,如海关道、管河道、督粮道、盐法道等。
  省以下为府,设知府、同知、通判等官,与府平行的有直隶厅,设同知、通判。府以下为县,设知县、县丞、主簿等官,与县平行的为散厅,设置同直隶厅。
  在少数民族地区则设专门机构管理,即土司,一般分为两种:
  一种由军事部门管辖,如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长官司等,其中还有投降清朝的土司官职由明朝直接承袭下来的指挥使司,长官为指挥使,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
  另一种是由行政部门管辖,也设府、县等,官员称土知府、土知县,通常由少数民族头人担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朝官制
  百度百科-藩台
  百度百科-道台
  百度百科-臬台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