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师夷长技以自强各是什么意思,'师夷长技以自强'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0-07-09 16:13:20

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师夷长技以自强各是什么意思,'师夷长技以自强'是什么意思?

网友回答

这两句话都是洋务运动时提出的口号,目的都是为了强国。
  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先进的枪炮武器技术、造船技术、军事管理等来强化自己从而达到对抗列强的目的。
  师夷长技以自强:引进西方先进的机器器材和人才,学习西方的经济模式和教育模式从而使我国民族富强。
  扩展资料
  洋务运动:
  对近代军事的影响:洋务派一致主张师夷长技以富国强兵,抵抗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机。洋务运动,是从军事自强开始的,为实现军事自强,洋务派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近代军事工业;二是建立近代海防海军,同时改进陆军的武器装备和训练;
  三是建立近代军事学堂,培养新式陆海军人才。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一大批大型近代军事工业相继问世。1885年设立的海军衙门,统领海军、海防事宜,推进了海军建设和国防的现代化建设。清军队战斗力有所提高,对外国的侵略势力有一定的抵抗力,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
  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使中国军队以近代新式武器装备投入反对日本侵略的甲午战争。开始了中国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对近代经济的影响:洋务运动兴办军事工业的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资金、原料、交通等方面的问题,于是在“自强”口号兴办军事工业之后,洋务派又在“求富”口号之后开始兴办民用企业,着重点在于采矿、冶炼、航运、铁路等一系列配合军事工业的项目。
  在洋务派的倡导下,许多达官显贵以兴办洋务为荣,深深的动摇了从商鞅变法开始的,中国几千年文明中“重农轻商”的概念,促使中国近代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对中国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对近代政治的影响:洋务运动的创办者自身的封建性和腐朽性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而洋务运动的失败使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其他的有志之士看到了洋务运动的缺陷,刺激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洋务运动

网友回答

师夷长技以自强:引进西方先进的机器器材和人才,学习西方的经济模式和教育模式从而使我国民族富强。
  师夷长技以自强是洋务运动时提出的口号,目的都是为了强国。
  扩展资料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两者虽同是把西方的科学技术文明移植到本国,以求得军事上的“强”和经济上的“富”,但两者却存在根本性质上的、历史阶段上的差异。在日本,“维新”是天皇政权全体一致的一项坚决的基本国策。
  而在清朝,洋务派只是政权内的一派而已,朝廷内存在着强大的反对势力。在总理衙门当中,虽然长官是皇族的恭亲王,但实际上,李鸿章等其他汉族出身的高官具有着极大势力,这件事本身在清末政治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但并不意味着清朝国家结构本身的改革,只不过是执政官僚之间的势力变动而已。
  明治维新是涉及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结构、学术、技术、文化、教育所有领域的系统性改革;而洋务运动归根结底仅在军事和经济的某些方面采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毫不触及政治制度和经济结构本身。
  明治维新直接关系到人民大众,导致了政府执政阶级与人民之间的激烈阶级斗争,“维新”在两个阶级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中得以进展,相比之下,洋务运动与民众的直接关系甚小,始终局限在执政者的内部抗争上。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