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泡为什么做成梨形这种形状

发布时间:2020-08-05 19:07:56

灯泡最开始发明的时候就是这个形状吗?为什么不可能改成其它的样子呢,难道这种形状有什么好处?灯泡为什么做成梨形这种形状?

网友回答

电灯亮的时候,灯泡里的气体也会上下流动(对流),灯泡做成梨形,灯丝上熔化蒸发下来的钨,就会积存到灯泡的底部,这样,就能减少对灯泡周围的污染,保持它的亮度。

网友回答

因为电灯泡的灯丝是用金属钨制成的.通电后,灯丝发热,温度高达2500℃以上.金属钨在高温下升华,一部分金属钨的微粒便从灯丝表面跑出来,沉淀在灯泡内壁上.时间一长,降低亮度,影响照明.科学家们根据气体对流是向下而上运动的特点,在灯泡内充上少量惰性气体,并把灯泡做成梨形.这样,灯泡内的惰性气体对流时,金属钨蒸发的黑色微粒大部分被气体卷到上方,沉积在灯泡的颈部,可减轻对灯泡周围和底部的影响,保持玻璃透明.

网友回答

1、这是因为电灯泡的灯丝是用高熔点的金属钨制成的,通电后,灯丝温度高达2500℃,灯丝发热达到白炽状态,发出明亮的光,这种灯被称为白炽灯,与人们生活中所用的日光灯发光原理是不一样的。钨在高温会发生升华,导致少量钨的微粒附着在灯泡内壁上。时间一长,灯泡就会变黑,影响照明效果。为此,人们在灯泡内充上少量可以隔热的惰性气体,并把灯泡做成梨形。气体产生对流,把钨蒸汽带到梨形的灯泡颈部凝结沉积,以保持灯泡下部的洁净,使亮度不受影响。
2、梨形的表面有一定曲率,可以增加强度,使薄薄的玻璃壳也能承受较大的压力,这和鸡蛋壳的道理是一样的。

网友回答

电灯点亮的时候,灯泡里的气体也会上下流动(对流),灯泡
做成梨形,灯丝上熔化蒸发下来的钨,就会积存到灯泡的底部。这样,就能减少对
灯泡周围和底的污染,保持它的亮度。

网友回答

1.因为气体对流是自下而上的,在灯泡内有少量惰性气体,把灯泡做成梨形。气体对流时是上下旋转的,于是金属钨蒸发的黑色微粒大部分被气体卷到上方,沉积在灯泡的颈部,便可减轻对灯泡周围和底部的影响,保持玻璃透明,使灯泡亮度不受影响.

现在,非钨丝灯泡就可以制作成管形,螺旋形,马鞍形....

网友回答

其实应该把它看成圆的
从物理角度讲:
1,圆形可容纳气体的体积最多
2,圆形的玻壳比方形或其它形状的更不易破损
3,制造玻壳时受重力及向心力的影响圆形是最容易成形的。
从其它角度上回答:
1,圆形最易与其它形状相称
2,圆形更安全

网友回答

自从爱迪生发明电灯以来,灯泡的形状一直没有多大改变,大多数都是成梨形的。现在许多人家都用上了节能灯,节能灯不但节能,而且样子也很漂亮,各种形状的都有。可是,我们以前用的白炽灯泡为什么都做成梨形,而不是方形、圆形,或其他形状呢
  灯丝发热达到白炽状态
  这是因为电灯泡的灯丝是用高熔点的金属钨制成的。通电后,灯丝温度高达2500℃,灯丝发热达到白炽状态,发出明亮的光。这种灯被称为白炽灯,与人们生活中所用的日光灯发光原理是不一样的。但是,钨在高温会发生升华,导致少量钨的微粒附着在灯泡内壁上。时间一长,灯泡就会变黑,影响照明效果。
  梨形的表面有一定曲率
  为此,人们在灯泡内充上少量可以隔热的惰性气体,并把灯泡做成梨形。气体产生对流,把钨蒸汽带到梨形的灯泡颈部凝结沉积,以保持灯泡下部的洁净,使亮度不受影响。另外,梨形的表面有一定曲率,可以增加强度,使薄薄的玻璃壳也能承受较大的压力,这和鸡蛋壳的道理是一样的。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