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浮屠是什么意思,请问佛教中的浮屠是指什么?
网友回答
七层塔就是七层塔。在佛教中,七层塔是最高级别的塔。佛教徒认为这座七层的宝塔大约有一百米高,他们建造了这样一座佛塔来支撑他们。他们的优点和美德是伟大的。如果你救了一个人的命,你所获得的功绩要比建塔拜佛的功绩大。这是为了挽救一个人的生命,而不是建造一座七层塔。这座宝塔也被称为德才兼备。
大多数中国佛教徒认为这座塔是一座塔。因为观音有宝塔,所以叫普图观音。《辞容五十三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431376566献》和《观音三十二献》都是明代的版本典藏,都有《浮屠观音》。这座雕像的特点是观世音菩萨站在莲花上,右手拿着一座九级宝塔,左手拿着一只无畏的海豹。印度古代佛教徒建造宝塔埋葬佛教文物,后来演变成佛教的重要象征。
扩展资料:
人们认为建宝塔事关功德。佛塔是起源于印度的佛塔。公元一世纪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没有宝塔,也没有“宝塔”一词。梵语佛塔和巴利图波传入中国后,被音译为塔巴、佛陀、浮雕和佛塔。因为古印度佛塔是用来收集佛教遗物和供奉佛像、佛经的,所以也被翻译成方墓和圆墓。
对于佛教徒来说,七层塔是最高标准的塔,属于佛教徒五星级酒店。而七层塔可以放置一个非常高、非常大的佛像供信徒礼拜,因此建造七层塔是佛教的一大美德。而救人总比建七层塔好,也就是说,如果你救一个人,功绩就比你花钱建七层塔高。
对于佛教的转世和来世,因为此时没有提及转世和来世,也没有提及末日。重要的是救人。只要人们得救,功德就是最大的。塔楼是几千年来最受欢迎的建筑之一。用于祭祀、祈祷、纪念和保存文物等。据史料记载,塔的起源地是印度,也是佛教的发源地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七级浮屠
网友回答
浮屠《佛学大辞典》中的解释是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332636363:【浮屠】 (杂语)亦作浮图,休屠。按浮屠浮图。皆即佛陀之异译。佛教为佛所创。古人因称佛教徒为浮屠。佛教为浮屠道。后并称佛塔为浮屠。
关于浮图的解释是:【浮图】 (杂语)Buddha,又Stu%pa,又作浮头、浮屠、佛图,旧译家以为佛陀之转音。广弘明集二曰:‘浮图,或言佛陀,声明转也,译云净觉。灭秽成觉,为圣悟也。’南山戒疏一上曰:‘言佛者,梵云佛陀,或言浮陀、佛驮、步陀、浮图、浮头,盖传音之讹耳。此无其人,以义翻之名为觉。’秘藏记本曰:‘浮图,佛也,新人曰物他也,古人曰浮图也。’新译家以为窣堵波(即塔)之转音。智度论十六曰:‘诸聚落佛图精舍等。’西域记一曰:‘窣堵波,即旧所谓浮图也。’瑜伽伦记十一上曰:‘窣堵波者,此云供养处,旧云浮图者,音讹也。’梵语杂名曰:‘浮图,素睹波,塔,制怛里。’世多通用后义。
浮屠观音为中国民间人士所创造。浮屠亦作浮图,有二种不同解释:一、梵文Buddha的音译,同佛陀,即佛;二、梵文Buddnastupa音译之讹略,即佛塔。(汉文音译全文是"佛陀堵波")。
中国佛教徒多将浮屠视为佛塔。因观音手持佛塔,故而名称浮屠观音。明代版画集《慈容五十三现》和《观音三十二相》中均有浮屠观音。其造像特征是:观音立于莲华之上,右手持九级浮屠佛塔,左手作施无畏印。佛塔汉译"堵波",古印度佛教徒筑塔是为了埋藏佛之舍利,后来演变为佛教象征性的重要标志。佛教徒非常崇拜舍利、佛发、佛指、佛齿,见舍利如见佛陀本身。佛塔又称功德聚。
造浮屠佛塔被视为建功德的事。佛塔浮屠还被佛教视为宝物和法器,如四大天王中的多闻天王(即毗沙门天),手中持的宝物就是浮屠宝塔。《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萨皤罗罚曳"梵语,此乃观音菩萨示现毗沙门天王降魔相,天王手持浮屠 宝塔,意保护修持者,护持、接引十方诸佛,可使一切魔障望风远避、使一切恶煞闻其声音,悉皆远离。
《西游记》将毗沙门托塔形象移到了唐初名将李靖身上,成了有名的"托塔李天王"。在民间,浮屠还被视为施福护财。因此,此尊观音法相在民间深受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