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察秋毫是什么意思,明察秋毫的意思是什么?????
网友回答
战国时,有一次齐宣王请求孟子讲有关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只学仁、义、道、德,从来没听说过以武力称霸的一事,所以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1343737我不会讲。当然,如果大王愿意听有关‘王道’的事,我会尽力讲好的。”齐宣王说:“您讲统一天下的事吧!”孟子回答道:“大王只要有同情心,就可以统一天下。”齐宣王笑了,说:“哪有这么简单,同情心与统一天下又没有联系。”孟子接着说:“我听人说,有一天,大王坐在堂上,有人牵着牛从堂下经过,大王看见了,就问去哪里。那人说,准备杀牛用它的血祭钟。你就叫那人放了,并说‘牛又没有罪,为什么要杀它呢?我不愿看到它被杀时那可怜的样子。’那人说:‘那祭钟怎么办呢?’大王就叫他用一只羊代替。由此看出,大王是有同情心的,因为有同情心就会爱护老百姓,爱护老百姓国家就会强大。”
齐宣王听了,摸着头说:“现在想来,真有些不能理解,齐国即使小,也不至于连一头牛都没有,难怪老百姓说我吝啬呀。”
孟子说:“这没有什么奇怪,老百姓不理解大王的深意。表面看,牛和羊都是死,大与小又有什么区别,但实质上却不同了。”齐宣王说:“我这种心情与王道有什么相同呢?”孟子回答道:“假使有人向大王报告:我的力量能举三千斤,却拿不动一根羽毛;我的目力能看清鸟兽的细毛,却看不清眼前的一车子柴火。大王相信吗(“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肯定不信。大王只要有同情心,就应该把同情心推广到全国,这是能做到的。”
网友回答
成语 明察秋毫
英语 be perceptive of the slightest
发音百 míng chá qiū háo
【解释】: 明:明晰;察:看清,观察;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示例】: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见藐小之物度,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清·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近义词】:洞若观火、明查暗访、洞察秋毫
【反义词】:不见舆薪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专;含褒义
故事
战国时期,齐宣王田辟想学齐桓公那样做霸主,他向孟子请教如何才能做上霸王。孟子告诉他要用仁义道德的力量统一天下,同时要对国情明察秋毫,体察民情,现在是能干不能干的事情,而是您属愿干不愿干的事情
【词意】:
明,视力;秋毫,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