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草毯泥毡扎营盘”为100字左右,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赏析
网友回答
敌人弃甲丢烟枪:
在乌江天险红军打垮了守军,渡过去,又重新渡江回来。红军佯攻兵临贵阳,又虚晃一枪突然逼向昆明城。这一路打得敌人抛弃了盔甲,丢下了烟枪逃跑了。于是我军乘胜追击。用调虎离山之计调开敌军,又突然袭向金沙江畔,并强渡成功,再一次将敌军丢在身后。
草毯泥毡扎营盘:
红军征服了雪山后,决定红军一、四方面军混合编为左右里两路军,过草地继续北上。茫茫无际的草原,笼罩着阴森迷蒙的浓雾,草丛里河沟交错,黑色积水泛滥,散发着腐臭的气味,广大的红军战士忍受着寒冷、饥饿的折磨,以草为毯,以泥为毡,扎起军营,最终以坚强的革命意志,征服了被称为“死亡之海”的茫茫草地。
网友回答
对于长征中的红军来说,翻过大雪山,并不意味着艰苦的行军已结束。迎接他们的,是更难逾越的茫茫大草地。
低头、迎两字把雪山拟人化,写出红军不畏艰难、豪迈乐观的气概和征服雪山的喜悦之情。毯、毡两字展现了过草地时艰难困苦的情景,突出了红军在恶劣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不怕难”的钢铁意志。
这两句话出自《长征组歌·过雪山草地》,全文如下: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史无前例的长征。红军超乎寻常的毅力,战胜了几十万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围追堵截,越过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经历十个省、约二万五千里的征途。终于到达目的地-------陕西省北部。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曾参加过长征的肖华回顾他在长征中的真实经历、历时半年,完成了12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史诗。
随后,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轲、遇秋选择其中的10首谱成了组歌,分别描绘了10个环环相扣的战斗生活场面,并巧妙地把各地区的民间曲调与红军传统歌曲的曲调融合在一起,最终汇成了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红军过雪山草地启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征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