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外地过节,常引用的诗句,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什么中的,两句诗来表

发布时间:2020-07-11 14:55:12

当我们在外地过节,常引用的诗句,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什么中的,两句诗来表

网友回答

1、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
  《客中除夕》明代:袁凯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
  释义:
  今儿晚是怎样的一个夜晚?只能在异地他乡诉说故乡。
  眼看别人的儿女一天天长大,自己的客游生活却岁岁增长。
  战乱连年不断、无休无歇,关山阻隔,故乡归路渺茫。
  饮一杯除夕避邪的柏叶酒,压不住思亲眼泪万千行。
  2、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除夜宿石头驿》唐代: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释义:
  在这寂寞的旅店中有谁来看望慰问,只有一盏冷清的孤灯与人相伴相亲。
  今夜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夜晚,我还在万里之外作客飘零未能回转家门。
  回首前尘竟是一事无成,令人感到悲凉伤心;孤独的我只有苦笑与酸辛。
  愁苦使我容颜变老,白发爬满双鬓,在一片叹息声中又迎来了一个新春。
  3、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唐代: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释义:
  跋涉在道路崎岖又遥远的三巴路上,客居在万里之外的危险地方。四面群山下,残雪映寒夜,对烛夜坐,我这他乡之客。因离亲人越来越远,反而与书童和仆人渐渐亲近。真难以忍受在漂泊中度过除夕夜,到明天岁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4、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作》唐代: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霜鬓 一作:愁鬓)
  释义:
  住在客栈里,独对残灯,睡不着觉。不知什么缘故,诗人的心情变得十分凄凉悲伤。
  在这除夕之夜,想象故乡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而明天又要增加一岁,新添不少白发啊。佳节思亲是常情,历来如此。但除夕之夜,“独不眠”、“转凄然”、“思千里”,还有一层意思:到了明天,就又增加一岁,包含了诗人年复一年老大无成的伤感。
  5、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山一程》清代: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释义:
  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而相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网友回答

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两句诗来表达“对家人的思念”。
  原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释义:
  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扩展资料
  此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写下。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诗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