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网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30 22:50:10

“四”字怎么了?邵燕祥  说起来是去年的事了。某市又出了一件“全国第一”,说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从那天起发放的机动车新车牌,没有尾号为“4”的了。据说,是因为众多的驾驶员、车主们偏爱“6、8、9”等所谓吉利数字,新车上牌照电脑选号遇到“4”,就很沮丧,要求调换。这回好了,当地有关部门干脆从机选号库里删除了所有尾号为“4”的牌号组合,安生了。  当时,我看着报纸上的这则报道,心里想,存折里也见“4”就删吗?嘴里说,这算得上是一条新闻。旁边的人说,你少见多怪了,某大楼早就把4层改称“3层A(或B)”。我没去过这座大楼,不知道14层是否相应地改称为“13层A(或B)”,但问题又来了,“13”,按洋迷信也不“吉利”,据说有家宾馆早把13层改掉了,但不是把13层改为“12层A(或B)”,而是从12层一跳,直接到15层了。  有些人认为避讳“4”字属于迷信,便提出了自己的对策。据说,他有一次碰上了“1414”这个数码,却能甘之如饴,原来他按照唱歌的简谱来读,发音便是“都发都发”,一家人也皆大欢喜。  转了一圈,还是回到了对“死”的畏惧心理,回到了对“发”的心向往之。说穿了,“4”字,在不少人看来,谐音为“死”。岂但没有文化的“粗人”有这种强迫型的心理病态,甚至不少高学历的“细人”也受到传染。  这个毛病再发展下去,“4”字头的词汇也得重新洗牌。大抵非褒义词可以保留,如“四分五裂”,本来就不是好事;“四面楚歌”,本来就是一盘死棋;“四大皆空”,已置生死于度外;“四不像”,总是涉嫌怪异。而“四平八稳”“四面八方”“四通八达”……虽有“四”字,但幸亏已有“八”字给弥补找回;“四舍五入”“四书五经”只好任其“死”下去了,可名句名言如“四海翻腾云水怒”可怎么办?  没有人否认忌讳“4”是一种小小的迷信,那家报纸在发表本文开头所说的那条消息的同时,编者已经质疑——“是人性化举措,还是助长迷信心理”。而过了一天,当地有关主管部门出来声称,这似乎还只是个未见实行的动议。但即使这个新举措胎死腹中,也并不能从根上打消畏“4”如“死”的心理阴影。(选自《中国消费网》,有删改)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粗词在句子中的意义。(1)这个毛病再发展下去,“4”字头的词汇也得重新洗牌。答:________(2)即使这个新举措胎死腹中,也并不能从根上打消畏“4”如“死”的心理阴影。答:________2.某单位有辆公车,但该单位从不肯三人同坐,因为该车的车牌号为“1443”。请运用文中的观点对这种现象作出你的评价。答:________3.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作者在文中阐述的观点。答: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1)重新洗牌:这里指“4”涉及的非褒义词语保留,涉及褒义的则删除;(2)胎死腹中:这里指全国尚为“首次”的新举措尚未实施就已取消。  2.这些人对“4”有畏惧心理,害怕把“4”理解为“死”。把“1443”理解为“一死死三”,荒唐可笑。  3.作者认为避讳“4”其实是一种迷信思想,是一种心理病态,应当破除这种思想。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