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于书本上的现有知识或别人已做出的结论,不外乎两种态度,要么简单接受,一味从之:要么刨根问底,疑于他人无疑之处。我认识,第二种态度是非常可贵的。 一些理论问题的重大突破,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往往是从“疑”开始的。牛顿从“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的“疑”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通过“水开了,壶盖为什么跳起来”的“疑”知道了蒸气的力量。哥白尼“日心说”的由来,法拉第电磁反应的发现等待,都与“疑”直接的联系。而意大利科学家伽俐略的“疑”却显得更为可贵。他所处的时代是科学界极其黑暗的时代,多数学者只知崇拜经典,把亚里士多德奉为圣贤,对他没有半点怀疑。譬如亚里士多德说:“物体降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可是伽俐略对“圣贤”的断定没有盲从。他不顾保守派的反对和恶毒攻击,毅然做了实验,得出了“自由落体与该物体本身重量无关”的结论,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当然,生疑于现成的东西,并“凝”出新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有胆识,克服传统观念造成的巨大的惰性,解除传统的束缚,还要不顾人们嫉妒和嘲讽。其次要有独辟蹊径的开拓精神,准备走曲曲折折的路,吃跌跌碰碰的苦,顽强地向光明的峰巅挺进。第三要疑而有理,一旦发现自己“疑”错了,就坚决抛弃,服从真理。 疑,是创新的起点。青年朋友们,科学好似浩瀚的大海,只要你立志远航,敢于对海底的奥秘生疑,辛勤地去探索,就有可能得到新的发展和收获。而如果以他人之见为我见,一味从人而行,惑而不疑,将永远不可能有发明创造,更无法尝到果实的香甜。(1)第一段中“一味从之”的“之”指代的是________(2)“敢于对海底的奥秘生疑”中的“海底”是比喻________(3)为什么说伽俐略所处的时代是科学界极其黑暗的时代?(用文中有的原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人们对于书本上现有的知识或别人已做出的结论,有两种不同的态度。B.对于书本上的现有知识或别人已做出的结论,刨根问底,疑于他人无疑之处,这种态度是非常可贵的。C.一些理论问题的重大突破,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往往是从“疑”开始的。D.生疑于现成的东西,并“疑”出新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5)本文在论证中运用了五位科学家的事例,其中叙述最多的是________的事例。这是因为________。(6)要从疑中产生新东西,应有哪些条件?(用文中的原话)(7)最后一段依次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两种论证方法。
网友回答
答案:4.B;解析:(1)“之”代“书本上现有知识或别人已做出的结论”(2)“海底”比喻:深层的科学。(3)多数学者只知崇拜经典,把亚里士多德奉为圣贤,对他没有半点怀疑。(5)伽俐略的事例,因为伽俐略的“疑”却显得更为珍贵。(6)条件是:首先要有胆识,克服传统观念;其次要有独辟蹊径的开拓精神;第三要疑而有理,服从真理。(7)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