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香糖可以预防耳部感染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30 02:39:53

口香糖可以预防耳部感染(12分)①我们知道,耳部感染是儿童期最常发生的病痛之一。而这种常常反复的感染带给孩子们极大的痛苦。多数孩童到5岁时都曾发生过至少一次的中耳炎,美国每年约有1600万名孩童因中耳炎就医,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的一项预防措施是让孩子们咀嚼含有木糖醇的口香糖。科学家们注意到,木糖醇能阻止引起很多耳部感染的细菌的生长。他们开始研究嚼口香糖的孩子是否比不嚼的孩子更少遭受耳部感染。②这次研究检视了1826名健康孩童,研究对象是芬兰日托中心的小孩,他们被要求定期食用含有木糖醇的口香糖或糖浆,最终取得了中耳炎风险降低25%的结果。不过研究员也表示,虽然仍需要更直接的研究来证实木糖醇可预防中耳炎。但迄今为止的结果是令人鼓舞的。③木糖醇又称桦木糖,是从白桦树、橡树、玉米芯、甘蔗渣等植物原料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植物甜味剂,用在许多低热量产品,包括糖果和一些烘焙产品中。它可以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中耳感染时,细菌堆积在鼻子和耳朵连接的耳咽管,一直咀嚼木糖醇,可以防止细菌生长感染耳部。④不仅如此,专家指出,如果乘飞机时经常嚼口香糖,并不断咀嚼,会使咽鼓管在鼻咽部的开口开放,空气能够自由进出鼓室,鼓室内外气压就能有效保持平衡,促进鼓膜恢复和保持正常,从而预防耳鸣症。⑤其实,除了坐飞机,这种方法在生活中也同样适用。从解剖学上分析,外耳道的前壁就是颌关节,人在听到大分贝噪音时嚼东西,颌关节会拉扯耳朵,让耳塞式耳机送进耳朵的音量外泄,形成漏音,反而能保护耳朵。⑥此外,科学家研究证明,如果一边戴耳机听音乐一边咀嚼食物,内耳测量到的音波压力会降低1~3分贝,从而达到保护耳膜的效果。对此,专家建议平时喜欢听音乐、唱KTV,或者处于噪音工作环境的朋友,不妨经常咀嚼口香糖,对于耳鸣的预防、耳朵的保健都有着不错的作用。【小题1】本文是一篇         说明文,说明了                                     【小题2】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第①②段还使用了        的说法方法。(2分)【小题3】第①段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之一”不能去掉,原因是什么?(3分)【小题4】请根据本文内容为木糖醇口香糖拟一则宣传用语。(4分)

网友回答

【小题1】事理 咀嚼含有木糖醇的口香糖有利于耳部保健 【小题2】下定义 列数字 【小题3】因为儿童期最常发生的病痛有多种,耳部感染只是其中的一种,去掉“之一”后就绝对化了,语言表达就不准确了。 【小题4】示例:嚼木糖醇口香糖,保护耳部健康。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依据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的不同,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本文就是解答的口香糖为什么可以预防耳部感染的问题,因此属于事理说明文。这篇说明文没有中心句,因此需要根据各段介绍的内容加以综合把握,确定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考点:分析说明顺序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考点:概括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2】试题分析: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画图表等。第三段的首句交代了木糖醇的原料、性质等,因此属于下定义。第一段中“美国每年约有1600万名孩童因中耳炎就医”;第二段中“最终取得了中耳炎风险降低25%的结果”确定第一二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3】试题分析:这是考查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题型。回答此类题要注意“三步”,即联系本词(对本词语的含义进行解说)、联系本句或者上下文(突出了本句或者上下文的什么内容)、说话不至于太绝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4】试题分析:答题时首先要了解宣传用语(或口号)的特点,即简洁,有号召力。可引用名言,也可以自拟,只要符合活动主题即可。具体写作时要抓住语境,把握内容,控制字数,句式整齐,修辞得体。本题要抓住木糖醇口香糖保护耳部健康写宣传用语。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