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书屋的三味指什么,“三味书屋”中“三味”的由来

发布时间:2020-07-10 09:47:19

三味书屋的三味指什么,“三味书屋”中“三味”的由来

网友回答

三味书屋是当时绍兴城里著名的私塾,鲁迅先生童年时曾在这儿学习。一般对“三味书屋”的解释,都说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而寿镜吾老先生之孙寿宇先生在他写的文章中则是这么说的:“我不止一次地从我祖父寿镜吾的口中,听到解释三味书屋的含义。祖父对‘三味书屋’含义的解释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寿镜吾老先生说:“‘布衣’就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羡慕、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据说,这是寿镜吾老先生的父亲寿韵樵亲手拟定的,要子孙认真体会,身体力行

网友回答

“三味书屋”原题“三余书屋”,取《三国志》裴松之注,引董遇言:“为学当以之余,冬者发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意示人们应把握时间,努力学习。书屋易主寿氏后,书屋主人兼塾师寿镜吾先生的祖父寿峰岚又引苏轼“此生有味在三余”的诗句,将“余”字改为“味”字。但未见其解释,后人诠释甚多,对“三味”的取义有争议。一般对三味书屋的解释是:“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经,指四书五经;肴馔,指鱼肉之类的荤菜;醯是醋,醢是肉酱,借指调味品。总起来的意思是读书既是生活所必需,又极有味。这主要是根据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书三味。”书,泛指经书;子,指子书,即诸子百家的著作。太羹,指肉汤汁;折俎,指切碎的肉;醯醢,指各种作料。这就是说,书的滋味各种具备,读书好比品尝美好的汤,切碎的肉,加上各种作料。此种说法出自鲁迅的老师寿镜吾的儿子寿洙邻之口,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三”在古代汉语中是表示多次、重复的意思,因而“三味”亦可理解为读书要反复体会、仔细领会。
    寿镜吾的孙子寿宇撰文又提出了新的说法,他对三味书屋含义的解释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布衣”就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作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羡慕,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意味。笔者认为这才是三味书屋的真义,因为这种说法很能反映屋主寿镜吾先生的思想情操,鲁迅曾说寿镜吾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这个饱学秀才不仅有学问,而且思想很清高,不屑当官作老爷,也不许自己的子孙应考、买官。并且,三味书屋的办学宗旨也是培养学生当老百姓,不去当官作老爷。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