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特别在城市里,每到春节,“年味淡了”的报道总会出现,...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8:26:0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近年来,特别在城市里,每到春节,“年味淡了”的报道总会出现,总会有人忧心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不是就此消失。对传统文化救赎的呼吁,在过去的这些年里持续升温。很多人将春节的衰落看作是全球化导致的恶果,但这是否是主要因素?其实,春节的式微与整个传统文化的式微是密切联系的。传统文化是土壤,春节只有依赖其上,才能生长。而春节的文化底蕴主要是儒家的,但儒家(孔子)的命运如何?晚清以来,中国一直“图强力而放斯文”。在新文化运动以后,激进化的文化革命态势已发展至全面而自觉的程度,整个中国的文化生态系统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中国的文化,包括思想上,也包括社会结构,尤其是农村的结构,都被急骤地“去中国化”(这里“中国”指中国的传统)。至新中国建立,三座大山被推翻,传统文化让位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文化,古汉语也随汉字简化运动作古。从此,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变迁几乎不再有太多相关性。渐渐地,传统节日的内涵逐渐被人遗忘,每逢过节好像就只剩下吃。如今,随着经济发展,过年在吃喝意义上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小,春节在不少人眼中似乎成了“鸡肋”。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中国文化和思维方式所赋予的突出特性,即家庭亲情化,这在春节中表现最为明显,所谓“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可知春节与家庭的密切关系。鉴于中国特殊国情(如计划生育),家庭人口越来越少,走向简单化。传统中国大家庭中复杂的人伦关系与称谓对于80、90后已是天问,与一世纪前相比,当代中国人对人伦孝悌总的而言是越来越淡漠。从历史及现实视角来看,如今文化全球化趋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外来文化的碰撞。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将中国传统文化置于一个具有多种发展可能性的境地。文化交流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中国文化若要得到世界的承认,只能积极争取一切机会以宣示自己的存在和扩大自己的影响,只有经过这一历程,中国文化的本来面目和真正价值才会在世界面前逐渐呈现出来。中国传统文化,经过自我推残与外力的强逼,已元气大伤,但毕竟还精华残存。作为一种延绵千年的精神基因或集体潜意识,它会自觉不自觉地以各种方式呈现自身。春节要焕发青春,必须要有适合各年龄层次的表现形式。如何在个人主义泛滥的当代,重建传统中国的亲情纽带,是关涉中国文化未来走向的重大课题。从当下“国学热”的兴起,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增强,加上西方的经济衰退,国际多极化格局的日趋形成,或许会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伟大复兴的宏观动因。而从北京和各地老百姓自发地突破禁令放鞭炮,从而推动政府解禁这样一种“节日化”举动,我们看到,中国人文化主体性与自主性的增强,炎黄子孙需要有属于自己民族的节日,我们相信,维系春节(包括整个传统文化)的基本动力就在民间。(节选自《春节需要保卫吗?――兼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困境》)9.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如今,春节出现了“年味淡”的现象,传统文化救赎的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B.很多人将春节的衰落看作全球化导致的结果,本文则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传统文化的衰落。C.文章认为,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变迁就不再有相关性了。D.本文认为,当代中国80、90后对人伦孝悌越来越淡漠是和特殊国情有一定关系的。E. 充分利用当前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形势,中国传统文化就能够实现伟大的复兴。10.文章第二段提及“儒家的命运”,请你根据本文对近代以来儒家(传统文化)的命运作简要概括。(4分)11.你认为春节能够焕发青春吗?请结合本文,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分)

网友回答

9.CE(C原文只是说“几乎不再有太多的相关性”;E“就能实现伟大复兴”表述太绝对) 10.新文化运动使中国文化出现“去中国化”;(或“整个中国的文化生态系统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新中国建立后,传统文化让位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文化,传统节日的内涵逐渐被人遗忘,当代中国人对人伦孝悌总的而言是越来越淡漠(或“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变迁几乎不再有太多相关性”);全球化时代让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入侵(外力的强逼);不过中国传统文化虽已元气大伤,但还精华残存。每点1分,共4分)11.答案示例一:我认为春节能够焕发青春。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需要有属于自己民族的节日,国家为节假日制定法规就是明证;中国家庭虽走向简单化,但亲情永在,春节在人们心中仍是重要的节日;中国传统文化虽元气大伤,但精华还在,当下“国学热”的兴起和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增强都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一旦传统文化复兴,根植其上的春节就能焕发青春。答案示例二:我认为春节很难再焕发青春。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真正了解春节内涵的人越来越少,而外来文化又使人们有了更多的节日,春节终会因其内涵的日益单薄而渐失魅力;其次,春节要焕发青春,“必须要有适合各年龄层次的表现形式”,要做到这一点是极不容易的;再次,即使传统文化得以复兴,也并不意味着春节就能焕发青春,因为春节并非是传统文化的精髓。(3分,观点1分,能列出两点理由,言之成理即可得满分)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