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瓷的中国心瓷还有什么秘密吗?可能对只是浅浅地面对过它的人们来说.

发布时间:2021-02-22 16:43:13

(08年上海模拟)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21分)

瓷的中国心

瓷还有什么秘密吗?可能对只是浅浅地面对过它的人们来说,应该是还有一些的。譬如瓷的形制,看得出人们对于自然的依恋。譬如柳叶瓶,就像柳叶给人的感觉,这线条清新中总有些凄婉。这柳叶就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柳叶的临摹,而是因为柳叶在中国人心里的晓风残月杨柳岸的凄婉回味了。还有胆瓶,就有一对好联记着它的美好的:“拳石画临黄子久;胆瓶花插紫丁香”。还有海棠碗,曾见过唐越窑的一个海棠碗,那种雍容和大度,怎么看也感觉它只能出生在盛唐了。大抵有花瓣口的碗,往往唐代是四瓣,五代是五瓣,宋代是六瓣。有时细细想来,这四、五、六的区分,还是有心迹可寻的,那就是人心在渐渐变得细致了。就像唐诗和宋词那样,忽略不计和时时关心的内心特征区分得很充分。再譬如斗笠碗。斗笠是古人和自然交往中最贴己的产物。古人对斗笠的依恋,其实就是对自然的依恋。问题是斗笠作为碗的形制,吃饭喝茶都不必扬起脖子就可以把碗中的饭和茶吃喝干净。不扬起脖子就可以保持正襟危坐的端庄,这是古人把斗笠作为碗的形制的又一种依恋的原因。还有譬如橄榄瓶、蒜头瓶、葫芦瓶、抱月瓶、棒槌瓶、荸荠瓶,凤尾尊、鱼篓尊、瓜棱尊,苹果尊、萝卜尊,马蹄杯、菊瓣盘、梨壶、秋叶洗,真是举不胜举,中国瓷在和自然的因缘上,实在是密不可分。

还譬如瓷的釉色。青花是对青色和花容的认同。青花之前,是先有单色釉。单色釉的单纯和清澈的美,是中国文化纯美境界的一种表达,或许也可以说,单色釉甚至比青花更接近瓷的本意。单色釉有燕支水、豇豆红。燕支也就是胭脂,从草中提炼出来,是古代女子用来抹口红的。宋词词牌“点绛唇”也是这个意思。豇豆红红中带紫,这种美色在自然界也就是豇豆才有,而这么美的颜色,瓷上还真有了。单色釉中黄鼬为贵,黄是帝王的颜色。藤黄是色彩中的名贵。而瓷让许多的黄都上了釉面。有意思的是鳝背黄,活脱是鳝背的黄色,只是这黄现今的鳝背上很难见到了。只有在野生的黄鳝背上才能见到了。瓷上的鳝背黄,黄釉中依稀可见墨纹和散点,而且这黄厚道和沉稳。物是人非,黄鳝背上的这点美意,如今也没了。还有青色。青色可以说是瓷的本色。宋影青,釉上的划花,或是草或是鱼,都像真的活在水天之间。越窑是青瓷的重镇。晋时清峻,唐代肥润,之后真可以说是宋元青未了。梅子青,粉青,都是刻骨铭心的气色。譬如蚕豆青,从蚕豆的出落到最后的干枯,所有经历过的青色,在瓷上都留下了痕迹。最让人心动的大概是雨过天晴的那一种青色,那时最名贵的宋代汝窑的釉色,也是所谓秘色瓷的釉色。人居住在天空之下,头上的天空永远让人敬畏,也永远让人向往。而瓷正是以敬畏和向往之心,临摹着雨过天晴的青色。

瓷对自然的依恋,还在于它关系着天意人心。哪怕一个瓷杯,也要经历七十二道工序。在景德镇每道工序都设专人制作。也就是说一件瓷器的完成,至少要经历七十二人之手。这在宋应星《天工开物》中有详细记载。然而这样的流水作业,还是少不了天意的参与。譬如釉色在烧制过程中的所谓“窑变”,这种釉色只能归之于天生地养。这样的釉色不能复制,是永远的唯一。宋代五大名窑中的哥窑,就是在烧制过程中,出现了冰裂的纹路,之后也就有了哥窑的冰裂面貌。高岭土是最好的瓷用土,而这种神奇的瓷用土,竟是在景德镇成为瓷都许多年后才发现的。它的出现,让景德镇成为名副其实的景德镇。瓷在英语里就是中国的意思。全世界后来早早晚晚都有瓷的制作。然而瓷毕竟在中国生成了它最美的形象。瓷对自然的依恋,除了上述的天意,还有就是人心。中国人对釉色和形制的感觉,无一不在中国人审美的范畴里。譬如釉色,无一不在中国人的生活和风景里可以找到,譬如形制,大大咧咧或者精致入微,和中国人端庄谦和的模样完全一致。观看瓷器,如果感觉釉色不舒服,到不了心里去,很大可能是外销瓷。如果是形制看上去不舒服,哪怕是一处线条有些别扭,就可能是东洋瓷。中国瓷旷世无双,因为它团聚的是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

                (选自《解放日报》2007年7月3日)

1.“瓷还有什么秘密吗?”这里的“秘密”指得是                               

                   (2分)

2.“柳叶在中国人心里的晓风残月杨柳岸的凄婉回味”这句话中套用了宋代词人     

创作的词《             》中的句子。(2分)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4分)

A.从唐代到宋代,花瓣口的碗花瓣数量的变化,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心理在渐渐变得细致了。

B.唐诗和宋词相比,“忽略不计和时时关心的内心特征区分得很充分”,意思是说,唐代的人观察和认识事物往往比较粗心。

C.生活中,人们喜欢“斗笠碗”的形制,是和追求“保持正襟危坐的端庄”心理一致的。

D.第二段中,“物是人非,黄鳝背上的这点美意,如今也没了。”这句话中,隐含了作者对于当下人们的审美心理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变得杂乱、浮躁的忧虑。

E.宋代“哥窑的冰裂面貌”,实际上是在烧制过程中出现的“冰裂”纹路,也就是说是失败之作。

4.最后一段中,“观看瓷器,如果感觉釉色不舒服,到不了心里去,很大可能是外销瓷。如果是形制看上去不舒服,哪怕是一处线条有些别扭,就可能是东洋瓷。”这两句话显然是推测语气,其中加点的词表明推测的肯定程度有差异,试分析其原因,并说说这两句话在全文的作用。(6分)

                                                                           

                                                                           

                                                                            

                                                                           

5.为了说明中国瓷对自然的依恋,本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的?本文最突出使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3分)

                                                                           

                                                                            

6.读罢全文,谈谈你对“瓷的中国心”含义的理解。(4分,80字以内)

                                                                           

                                                                            

                                                                           

                                                                           


网友回答

答案:

1.指的是瓷器中蕴含的不为一般人留意的民族文化含义。(2分)

2.柳永(1分)   《雨霖铃》(1分)(注意只是套用,因为它与原来的句子顺序不同)

3.BE(4分)(B项中心理感受上的“忽略不计”并不意味着认识上的粗心大意;E项中“冰裂纹路”恰恰是自然天成的杰作,并没有导致作品的失败)

4.前一句话从瓷销售的方向推断,(1分)如果瓷器的釉色到不了国人的心里去,一般就无法在国内销售,外销的可能自然很大,所以语气要肯定些。(1分)后一句话是从瓷的制作来推断,(1分)因为形制的别扭也不能排除是国内简易瓷作坊的劣质产品,所以推断是“东洋瓷”的语气就不能太肯定。(1分)这样的推断反映了作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这两句话从反面说明了正宗中国瓷的独特性(1分),因而进一步验证了全文的说明主旨(1分)

5.主要从瓷的形制和色釉两个方面说明,(2分)最主要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1分)

6.提示:中国瓷的形式蕴含了中国人独特的生活追求和审美理想,能够从这两方面回答的给2分,能够有一定的分析表述的,给3分,语言流畅的给满分。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