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05 12:30:38
智慧树知到《中国古代文学名作导读》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 )来划分的。
A:不同的地域
B:不同的时期
C:音乐的性质
D:篇幅的长短
答案: 音乐的性质
2、《诗经》中的作品,最初主要用于( )。
A:典礼
B:讽刺
C:娱乐
D:交往
答案: 典礼
3、下面属于《诗经》表现手法的是 ( )。
A:赋
B:比
C:兴
D:风
答案: 赋,比,兴
4、琼瑶的《在水一方》歌词的内容、意境完全脱胎于( )手法。
A:《静女》
B:《蒹葭》
C:《汉广》
D:《泽陂》
答案: 《蒹葭》
5、下面运用了比兴手法的诗句有(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C: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D: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答案: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第二章
1、今本《庄子》与古本篇目数量相同,均为33篇。
A:对
B:错
答案: 错
2、1. 评价“庄子之文真千古一人也”的学者是( )。
A:陆西星
B:宣颖
C:胡文英
D:郭象
答案: 宣颖
3、在《庄子》中,下列哪些文学形象不具有宏大雄奇的特征。( )
A:鲲
B:栎社树
C:天子之剑
D:朝菌
答案: 朝菌
4、后世哪位文学家的作品在情节设置上化用了《庄子》“任公子垂钓”的故事?( )
A:庾信
B:江淹
C:柳宗元
D:李贺
答案: 柳宗元
5、《庄子》的语言幽默诙谐,有的往往和讽刺紧密联系起来。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三章
1、“一腔怨愤,万种低徊,地厚天高,托身无所,写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极矣!” 出自( )。
A:《史记论文》
B:《读史记》
答案: A
2、( )的作者是姚苎田。
A:《史记菁华录》
B:《史记论文》
答案: A
3、在垓下困围这一情节中司马迁以疏缓的笔调刻画了项羽性格中“柔”情的一面。
A:对
B:错
答案: A
4、乌江自刎情节共包含拒渡乌江、()、()三个细节。
A:英雄泣泪
B:赠马亭长
C:赠头故人
答案: BC
5、司马迁在人物刻画中,常常将天下情、历史情与个体情感融为一体,自然也使人物形象鲜明、感情丰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A:对
B:错
答案:
第四章A
1、张衡的《灵宪》是一篇政治类散文。
A:对
B:错
答案: B
2、被称为汉赋四大家的是( )。
A:司马相如
B:枚乘
C:扬雄
D:班固
E:司马迁
F:张衡
答案: ACDF
3、( )是骚体赋。
A:《鵩鸟赋》
B:《吊屈原赋》
C:《招隐士》
D:《七发》
答案: ABC
4、( )是抒情小赋。
A:《归田赋》
B:《刺世疾邪赋》
C:《鹦鹉赋》
D:《登楼赋》
E:《洛神赋》
答案: ABCDE
5、《归田赋》为后世的骈赋开创了一个良好范例。
A:对
B:错
答案: A
第五章
1、下列对陶渊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陶渊明的思想,作为救世的药方虽然是无效的,但是作为一种人格美的追求却是有益的。
B:陶渊明的成就主要是诗,他歌咏隐居田园,饮酒赏菊,乐天知命的闲适生活,意境恬淡,词句质朴自然。他被看做田园诗的开创者,唐代王维、孟浩然都受到他的诗作的影响。
C:陶渊明也写过“金刚怒目”式的作品,如《读山海经》中“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表现了他对当时腐败政治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反抗意识。
D: 陶渊明集又名潜,自号“五柳先生”,是我国三国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
答案: D
2、“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出自于陶渊明的( )。
A:《归去来兮辞》
B:《感士不遇赋》
C:《归园田居》
D:《五柳先生传》
答案: B
3、下面不属于陶渊明的诗句是( )。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C: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D: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答案: C
4、下列陶渊明的诗句中含有比喻的是( )。
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B: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C: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答案: A
5、以下对陶渊明《饮酒》(其五)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赋予菊以特殊的意蕴,以菊花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B:“欲辨已忘言”表达诗人隐居生活中的迷惘状态。
C:“此中有真意”中的“真”即人的自然本性。
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景、理浑然一体。
答案: B
第六章
1、李白出生的出生地是四川江油。
A:对
B:错
答案: B
2、李白18岁时曾在大匡山隐居读书。
A:对
B:错
答案: A
3、李白是怎么死的?
A:被杀
B:成仙尸解
C:病死
D:捉月而死
答案: C
4、《将进酒》的“将”义为__?
A:让
B:请
C:将要
D:迎接
答案: B
5、李白是我国诗歌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A:对
B:错
答案: B
第七章
1、杜甫与李白被后世合称为“小李杜”。
A:对
B:错
答案: B
2、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是“沉郁顿挫”,其中“沉郁”主要是就( )而言。
A:艺术风格
B:思想内容
C:艺术手法
答案: B
3、《羌村三首》从整体来说属于( )。
A:叙事诗
B:抒情诗
C:议论诗
答案: A
4、《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一句是自《九歌》“湘夫人”“洞庭波兮木叶下”化出。
A:对
B:错
答案: A
5、《登高》前两联重在抒情,后两联重在写景。
A:对
B:错
答案: B
第八章
1、《辋川集》是王维与( )的唱和之作,主要是歌咏辋川的二十个景点,全为五言绝句。
A:孟浩然
B:裴迪
C:张九龄
D:李白
答案: B
2、科举中的行卷盛行于(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明朝
答案: A
3、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鸟鸣涧》这首诗描写了( )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幽静。
A:桂花
B:春山
C:明月
D:山鸟
答案: ABCD
4、王维擅长山水画,为南宗之祖,其山水田园诗与孟郊并称“王孟”。
A:对
B:错
答案: B
5、王维《辛夷坞》中“木末芙蓉花”芙蓉花指荷花。
A:对
B:错
答案: B
第九章
1、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总结韩愈一生的重要事迹为“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其中那一句是对韩愈《谏迎佛骨表》的评价。
A:文起八代之衰
B:道济天下之溺
C:忠犯人主之怒
D:勇夺三军之帅
答案: C
2、《进学解》没有模拟哪一篇作品?
A:东方朔《答客难》
B:荀子《劝学》
C:杨雄《解嘲》
D:班固《答宾戏》
答案: B
3、唐代古文运动中,韩愈与柳宗元齐名,合称韩柳。他们二人对待佛教、道教的学术态度也基本一致。
A:对
B:错
答案: B
4、韩愈《原道》《谏迎佛骨表》《与孟尚书书》三篇文章,都表达了其坚决的排斥佛教的态度。
A:对
B:错
答案: A
5、韩愈《张中丞传后序》记述的主要人物是为抗击安史叛军张巡和许远。
A:对
B:错
答案: A
第十章
1、柳永的羁旅行役词约有( )首。
A:40
B:50
C:60
答案: C
2、晏殊批评柳永举的是柳永的《 》词。
A:定风波(自春来)
B: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
C:鹤冲天(黄金榜上)
答案: A
3、柳永俗词的代表作是( )。
A:凤栖梧(伫倚危楼)
B:定风波(自春来)
C:雨霖铃(寒蝉凄切)
答案: B
4、北宋词人中创用新词调最多的是( )
A:李清照
B:周邦彦
C:柳永
答案: C
5、柳永把赋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主要指的是( )。
A:白描
B:铺叙
C:对仗
答案: B
第十一章
1、李清照的词集是( )。
A:乐章集
B:六一词
C: 稼轩词
D:漱玉集
答案: D
2、下列语句属于李清照创作的是( )。
A:绿肥红瘦
B: 载不动许多愁
C:落日熔金
D:生当作人杰
答案: ABCD
3、李清照的文学风格被称为( )。
A:西昆体
B:太学体
C:易安体
D:五代体
答案: C
4、《声声慢》的“慢”是指词演唱节奏舒缓纡徐。
A:对
B:错
答案: A
5、李清照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观点。
A:对
B:错
答案: A
第十二章
1、汤显祖的诗文集不包括( )。
A:《红泉逸草》
B:《问棘邮草》
C:《玉茗堂集》
D:《陶庵梦忆》
答案: D
2、“玉茗堂四梦”,包括《紫钗记》《牡丹亭记》《邯郸记》《南柯记》。
A:对
B:错
答案: A
3、《牡丹亭》达到了汤显祖最高的创作境界,在当时即受到人们的交口称誉。
A:对
B:错
答案: A
4、《牡丹亭》之所以成为中国戏剧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伟大之作,主要还在于汤显祖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体察、透视和把握,对明代进步的社会思潮进行了正面呼应。
A:对
B:错
答案: A
5、商小玲在扮演林黛玉的舞台上,一痛气绝而亡。
A:对
B:错
答案: B
第十三章
1、《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上西天取经区经历了13个人间国度或地区。
A:对
B:错
答案: B
2、记述玄奘法师西行的著作是《西行漫记》。
A:对
B:错
答案: B
3、我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不包括哪一部小说( )?
A:《红楼梦》
B:《西游记》
C:《金瓶梅》
D:《水浒传》
答案: C
4、今本《西游记》一共( )回?
A:80回
B:120回
C:100回
D:70回
答案: C
5、《西游记》的人物塑造艺术主要体现在( )方面?
A:人性、超能力及动物格三者绾结合一的人物形象
B:在整体中显示个体、在对比中突出人物个性
C:审丑与审美相并
D:通过人物语言塑造人物形象
答案: ABC
第十四章
1、《红楼梦》中的写到的四大家族是( )。
A:贾家
B: 史家
C:王家
D:薛家
答案: ABCD
2、荣国府实际管理者是( )。
A: 贾母
B:王夫人
C:邢夫人
D:王熙凤
答案: D
3、林黛玉在大观园里的住处是( )。
A:怡红院
B: 潇湘馆
C:稻香村
D:蘅芜苑
答案: B
4、“女儿是水作的骨肉”出自( )之口。
A:贾政
B:贾宝玉
C:贾琏
D:薛蟠
答案: A
5、《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也曾叫《风月宝鉴》。
A:对
B:错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