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7:10:22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鹓,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1.对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以境内累矣    累:添麻烦B.非梧桐不止     止:停止C.请循其本      循:顺着D.宁生而曳尾涂中   涂:泥2.对下列句中加线词的判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①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    ②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③今子欲以之梁国而吓我邪?   ④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3.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个是( )A.愿以境内累矣        B.庄子持竿不顾C.儵梭鱼出游从容       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4.下列四句话,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句是( )A.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B.宁生而曳尾涂中C.今子欲以之梁国而吓我邪   D.我知之濠上也5.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肯死了留下骨甲让人尊敬呢?B.非练实不食——不是经过长时间发酵的食品不吃C.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楚王派两个大夫先进去表明心意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您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快乐才问我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王所以派二人请庄子出来办理政事,是因为楚王希望把国境以内的事情委托给贤者。B.当惠子听说庄子准备到梁来代替自己时,他惊恐万状,连续三天三夜下令在国中进行搜捕。C.庄子以鹓自比,表明自己高洁清白,根本无意与像“鸱”一样的惠子争夺如同“腐鼠”般的相位。D.惠子认为庄子不是鱼,故而不能知道鱼是否快乐;而庄子因自己游于濠上而乐,故知鱼游濠下也乐。 

网友回答

答案:见详解解析:1.B 止:栖息 2.A ①②的意思是“到……去”;③的意思是“到”;④的意思是“这些”。 3.B “不顾”:不顾及,不顾虑。 4.C 其他三句为省略句,都省略了介词“于”。 5.B “练实”是竹食,整句意思是“非竹食不吃”。“梧桐”、“练实”、“醴泉”,皆取其高洁清白的优点。 6.B 惠子知道庄子要来梁,只是在别人的传言下,才以为庄子要来取代自己;原文中只有连续三天三夜在国中进行搜寻,并没有“下令”的描写。   提示: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