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7:10:09

  甲: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乙:课文第7段  丙:课文第8段  1.三段文字描写景物的范围依次是( )  A.全景 局部 局部  B.局部 全景 局部  C.局部 全景 全景  2.文中景物描写的观察角度依次是( )  A.平视 平视 仰视  B.仰视 仰视 平视  C.仰视 平视 仰视  3.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  A.博喻 明喻 拟物  B.博喻 拟人 拟物  C.排比 对偶 拟物  4.仿照甲段的语言形式(连用三个比喻句子)在下面的横线处写一段话,使句意前后贯通。  门楣上挂了一串风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温馨家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5.《我的空中楼阁》中作者多用两个相对称的句式,例如“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等,请仿照这句话,再写一句类似的句子。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A;2.C;3.B;4.立足于风铃和家的关系,突出温馨和谐的气氛即可; 5.叶的绿,衬出花的红;叶的平淡,衬出花的绚烂。   提示:1.甲段文字是写小屋和山的关系,所以应为全景;乙段文字立足山上近看,看到细、密、浓的树阴笼罩掩映下,小屋显得含蓄,暗示是局部;丙段文字的立足点移到山下,仰望到的是绿树掩映下小屋的局部。2.甲段的立足点在山外,角度为仰视远观;乙段文字立足于山上,角度为近看平视;丙段文字立足点转移到远远的山下,角度是仰视远观。3.甲段文字用一系列的比喻写出了小屋和山的关系,是博喻。乙段文字“含蓄而有风度”运用了拟人手法。丙段文字“憩于枝头”将小屋拟做鸟、蝶一样来写其姿态,运用了拟物手法。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