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与主义之争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7:09:56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问题与主义之争  “问题与主义”之争是现代政治文化与学院派文化开始分化的标志。陈独秀、李大钊和胡适都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但从“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始,彼此各向不同的方向发展了。陈独秀、李大钊的思想作为中国现代社会一种新的政治思想在马列主义旗帜下发展起来,并从学院派文化中分化了出去,开始与现代的政治革命和政治权力相结合;胡适则继续留在学院派文化的内部,并逐渐把自己的影响扩大到整个社会上去。陈独秀、李大钊体现的马列主义文化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文化构成了中国现代两种主要的政治文化体系,并与现实政治制度相结合,成了体现现实政治意识形态的文化。  在中国古代,儒学是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而受到社会重视的,历代皇帝都使儒家文化为己所用。而到了这时,政治集团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意识形态,儒家就成了一个文化弃儿。不论政治集团对古代的儒家文化传统抱有怎样的好感,它也不会像保护自己的嫡子那样去保护弃儿了。这对儒家文化传统难说不是一种拯救。正像一个久被众家丁呵护而常常欺侮其他同龄儿童的富家子弟突然被孤零零地抛到了这些同伴中,开始受到同伴们的集团围攻,不得不自己设法保卫自己并因而变得聪明和强壮起来一样,儒家文化也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经历了自己的风风雨雨,非常艰难地生存了下来,并在中国现代学术文化系统中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是,它的独尊地位已经丧失。这不但使“五四”之后新的学术文化存在并发展起来,而且使在中国古代受到它的直接或间接压抑的道家、法家、墨家、道教、佛家等文化传统重新以平等的地位升堂入室。尽管直至现在仍然有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单一的理解,但这已经是他们一个美好的回忆,一个温暖的梦幻。  “问题与主义”展开的这场论争反映的正是政治文化和学院派文化的不同要求。政治文化是对社会结构,的整体改造和调整,它需要一种统一的模式和原则,一种统一的“主义”。而到了学院派学术文化的内部,我们就会感到,仅仅“主义”是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的。这里重要的是“问题”,而不是“主义”,“主义”也是为解决具体“问题”而存在的。所以,这个论争在整体上区分了中国现代政治文化和学院派学术文化的不同且划分开了两个文化的领域。  (1)第一段中有五处加点的“文化”,请列一个图表,表明这五种“文化”之间的关系。(图表中只用序号表示某种文化即可)  ①现代政治文化    ②学院派文化  ③“五四”新文化    ④马列主义文化  ⑤三民主义文化  (2)第二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正像一个……起来一样,”)比喻的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种怎样的现象?  答:比喻的是这样一种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40个字)  (3)第二段中提到了“单一的理解”,请根据文意,对此作出解释。  答:“单一的理解”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个字)  (4)第三段中提到了“中国现代政治文化和学院派学术文化”,这两种文化主张的不同点主要是什么?  答:“政治文化”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     “学院派学术文化”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个字)  (5)下列说法,与文章提供的信息不符的是哪两项?(  )  A.儒家文化曾经是政治文化,后来又转化为学术文化。  B.马列主义文化曾经是学院派文化,后来发展为政治文化。  C.中国现代学术文化系统中既有“五四”新文化,又有传统文化。  D.儒家文化曾是皇权文化,随着皇权结束而改变了自身状况。  E.政治文化因为体现现实政治意识形态而成为文化的主流。  

网友回答

答案:见详解内容解析:(1)参看第一自然段的分析及思路结构图,便可列出图表如下: (2)(比喻的现象是)儒家学派失去独尊地位,受到其他学派批判,只得自我保卫,因而更完善,更有生命力。(“正像”表明这个比喻的本体是上文:“而到了此时,政治集团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意识形态,儒家就成了文化弃儿……这对儒家文化传统难说不是一种拯救。”参看下文对这一比喻的解释,可知“久被众家丁呵护而常常欺侮其他同龄儿童的富家子弟”比喻的是当初具有独尊地位的儒家学派。“被孤零零地抛到这些同伴中,开始受到同伴们的集体围攻”比喻儒家失去独尊地位后,受到道家等其他学派的批判。“自己设法保卫自己并因而变得聪明和强壮起来”比喻“儒家只得自我保卫,因而更完善和富有生命力”。弄清题句各部分比喻的对象,综合起来就是答案。) (3)(“单一的理解”指)将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只有儒家一种文化。(题句是第二段的尾句,是对第二段内容的概括评析。综合第二段内容可知儒家文化曾一度处于传统文化的统治地位,随着儒家独尊地位的丧失,作为曾被压制的其他派别的文化也升堂入室,成为并存的学术文化了。可见传统文化并非儒家单一的文化。反之,若将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只有儒家一种文化便是“单一的理解了”。)  (4)(“政治文化”主张)统一的模式、原则、“主义”;(“学院派学术文化”主张)重要的是“问题”而不是“主义”。(“问题与主义”之争是中国“五四”新文化分化的起点。第三段是对这种分化本质的阐述。这道题目考查的便是第三段的主要内容。)  (5)BC。B项不符文意。马列主义文化属于政治文化,从不是学院派文化。C项不符文意。中国现代学术文化系统中不包含传统文化。A、D项符合第二段内容,E项可由儒家文化曾居传统文化主流这种状况得以证实。   提示: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