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7:10:1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①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②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1.对上面文中加线的词语理解恰当的一项( )  A.“愚弱”是针对国民精神状态的麻木而言的  B.“材料和看客”指在公众面前相争斗的国民  C.“不必以为不幸”是因为病死的人实在太多  D.“那时以为”言外之意是 “那以前没有认为”  2.对上面一段话的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  A.记录下鲁迅“弃医从文”的一段思想变化历程  B.可看出鲁迅的思想认识已经上升到一个新阶段  C.表明了鲁迅是以有利于国民来确定自己志愿的  D.标志着鲁迅经过探索终于找到救国救民的真理  3.对上文第①句的语法分析正确的一项( )  A.这是一个多重复句,第一层应划在“凡是愚弱”之前,是因果关系  B.这是一个多重复句,第一层应划在“因为从那一回”之前,是因果关系  C.这是一个多重复句,第一层应划在“病死多少”之前,是因果关系  D.这是一个多重复句,第一层划在“也只能做毫无意义”之前,是假设关系 

网友回答

答案:见详解解析:1.A A项中“愚弱”是针对当时国民的精神状态麻木是正确的,符合原文内容。其他选项都与原文内容和主旨不符,因此是错误的。 2.D 考查对整个文段的理解。与第9题相辅相成。如果对全文主旨比较熟悉,就可以很容易地选出D项是理解不恰当的一项。因为全文主要叙述了鲁迅自己年轻时的经历和思想发展,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的一段历程,当时的许多探索都失败了,并没有找出救国救民的真理。其他三个选项都比较符合原文内容。 3.B 考查对复杂句子的语法分析,准确找到第一层再往下分析就很容易了。因此这道题只问第一层应划在何处,是考察分析多重复句的最关键一步,这类题要会准确熟练分析。   提示: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