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8 23:17:08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从不轻易以仁许人,他自己也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但另一方面却又说“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两者是否矛盾?应该怎样理解“我欲仁,斯仁至矣”这句话?(5分)

                                                                         

 

网友回答

【答案】

不矛盾。孔子从不轻易许仁以人,那是因为实行仁德确实不容易,需要宽阔的胸襟和坚韧的意志,并且要终身行之,事实上也的确很少有人做到了仁的境界;但仁德又主要是一种内在的修养,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观态度,只要克己复礼,坚守正道,持之以恒,就一定能达到仁的境界。“我欲仁,斯仁至矣”说的就是一个人只要主观上树立起追求仁德的理想,并付诸行动,就一定能到达仁的境界。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肯定是不矛盾的。这两句话的关系是说与做的关系。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是孔子说起圣与仁,他自己还不敢当,但朝这个方向努力,他会不厌其烦地去做。这说明实行仁德确实不容易,需要宽阔的胸襟和坚韧的意志,并且要终身行之。“我欲仁,斯仁至矣”是说仁义并不是摸不着、看不到、很高远的。只要在观念上引发仁慈心,去爱别人,有一点爱心存在,就是仁爱的道理,就可达于仁道,不要去向外驰求。

考点: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归纳主旨

点评:解题思路:⑴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⑵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⑶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⑷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