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念郑振铎同志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8:30:3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哀念郑振铎同志俞平伯  (1)郑振铎同志的死,为中国和国际文化界人士所同声惋叹,原不仅仅他的朋友们;但在他熟朋友中间,更觉得这是无可弥补的损失。  (2)他死得这样突然,我听到这坏消息,只觉心头受了重重的一击。说悲、恐、惊,都还不太恰当。  (3)一般说来,总该是震惊沉痛罢。人生是这样的有缺陷。你有了惊恐悲哀,若不借语言文字表现出来,就好像心里短少点什么,又好像少做了一件对得起人的事情;但是如把它表现出来,那么,你的真情有时就会被这表情达意的工具所限制住了。不能期望读者都来了解言外之意。我虽写这一篇小文,不得不为之踌躇。  (4)当然,人生另有比这大得多的缺陷,古语所谓“彩云易散琉璃脆”。像振铎这样兴高采烈,活泼前进,对一切人和事都严肃认真,却又胸无芥蒂的大孩子,谁想得到会有这样不幸的遭遇。比之乐曲,在旋律上是极端不调和的。如深思力索下去,真会叫你发痴。他比我整大了一岁,看起来却至少比我年轻两三岁;换句话说,他虽整整活了六十岁,只差两个月,实在还是个青年哩。光风霁月的神情,海阔天空的襟怀,将永远活在凡认识他的,无论新知旧友的记忆里。人却一去不复返了!  (5)以振铎的生平,难道没有可叙述的?我们正不必替他夸张,他在中国文艺界和文化界总有过不小的贡献,留待将来的论定。我深深感觉着,最难得的是他的天真。所谓“阅世渐深,天真愈减”虽不必是一个公式,至少,一个人大概不免这样。振铎亦花甲年华了,却老是这样的天真。他心里的青春和他面貌上的青春,一般的可爱。他也有不少的缺点。其中有些,果然是真的。其另一些,一半由于天真所造成的,但在人世里,不能不说它是缺点罢了。举个例子来说,如他有点轻易许人,又似嫉恶过严,好像轻率,又好像感情用事,意气用事。随你怎样说他都行。但不可埋没的,是他爱人的真心。惟其爱人深切,所以容易为他们欢欣,也容易为他们生气了。这在朋友中间,比较容易理解的。  (6)对我来说,他比我先进,也是我的畏友之一。在“二十年代”中,为了爱国运动,我们之间曾有过一阵争辩。当然,那时候大家都是孩子气,他却比我早认透了帝国主义凶恶的面貌,而革命的第一步就是“反帝”。他接触人民革命的实践也比我早,也比我积极。1952年以后,在文学研究所,他应当是我的领导人,大家还和从前一样,老朋友般的相处着。他过于信任我了,有时我不免辜负他的期待,至今歉然。我有好处,他不放过赞美我的机会,我有缺点,他也不客气地对我说。如他常说:“平伯,你不能这样子。”记得今年春天,在他的黄化门寓所茗话,虽只短短的一会儿,对我却是永远不能,也是不该忘记的。  (7)人人都一往而不返。但他的一往不返,显得这样几突,使后死者殊难为怀。我只写了以一副短短的挽联:  两杯清茗,列坐并长筵,会后分襟成永别。  一角小园,同车曾暂赏,风前挥涕望重云。  (8)挽联做得不好,哀感却是真实的。但感情虽然真实,能够借这个表现出来么?恐怕不能。要从漫漫的太空里去找长逝的故人,明知这是痴想,有时却由不得自己这样抬头一望。  (9)再说追怀故人,与其用深悲极痛那样的套话,还不如说淡淡的悲哀呵。这样的悲哀,它倒的确不妨碍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但虽说是淡呵,却会悄悄地,暗暗地,偷偷摸摸地向你袭来,使你有时惘惘然,若有所失,有时木木然发呆等等。假如警觉地仔细寻去,又好像没有什么了。  (10)振铎爱书成癖。万卷楹书身后不知怎么样了。他生前曾说,可以捐给公社开办一个图书馆。我想不久一定会妥善的安排的。记得古诗有云:“亡书久似忆良朋”,恕我倒过来用,今后,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十三日。     注:郑振铎(1898―1958)中国作家、文学史家。“五四”时期在北京参加学生运动,并与瞿秋白等合编《新社会》。1923年后主编《小说月报》。1931年起历任燕京大学、暨南大学等校教授,致力学术研究,主编《文学季刊》、《世界文库》,并与鲁迅合编《北平笺谱》及重镌《十竹斋笺谱》。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坚持进步文化工作,积极参加民主运动。建国后,历任第一、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等职。1958年出访阿富汗、阿拉伯联合共和国,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14、 (1).如何理解第(4)段中“比之乐曲,在旋律上是极端不调和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文意,解释第(6)段“对我来说,他比我先进,也是我的畏友之一”一句中的“畏友”二字的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文章结尾处还缺少一句话,请结合前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补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根据全文内容,概括一下郑振铎同志是个什么样的人?(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有误的两项是(4分)(  )(  )  A.文章第一段不仅表明郑振铎同志是中国和国际文化界备受瞩目的人物,更主要的是表现出如作者这样的熟朋友失去郑振铎这样一个好友的悲痛。  B.第四段中,作者引用古语所谓“彩云易散琉璃脆”一句的目的是想说郑振铎同志遭遇的不幸如彩云、琉璃这些美好的事物易被破坏一样令人惋惜。  C.在回忆与亡友生前交往的内容里,作者毫不避讳地指出了郑振铎的不少缺点,例如:他有点轻易许人,又嫉恶过严,轻率,意气用事等。  D.所谓“阅世渐深,天真愈减”,作者认为虽不一定是一个必然地公式,但至少每个人大概都不免这样,而郑振铎却是个例外。  E.尽管悲伤之情是真切的,但是这挽联并不能表现作者的真实感情,因此作者对挽联并不满意。  

网友回答

14、(1).对于郑振铎这样一个活泼前进、天真率直的人的一生遭遇这样的不幸,有如乐曲的旋律的极端不调和。  (2).他革命的思想以及革命实践比我积极。及时赞美我的好处,也不客气地指责我的缺点。(“畏友”即“敬畏的朋友”)  15、时时追念这一本永远找不回来的好书。  16、.(6分)郑振锋是一位活泼前进,严肃认真,胸无芥蒂(难得的天真);有着光风霁月的神情,海阔天空的襟怀;对中国文艺界和文化界有过不小的贡献;革命思想先进,积极参加革命实践;对朋友信任、真诚,不虚美,不隐恶;爱书成癖却能无私捐书,心存博爱的人。  17、(4分)C、E(C、郑振锋真正的缺点这里并未提,这几点仍是作者欣赏他的天真的一面。E、作者并非对这副挽联不满意,而旨在借此来表明自己对失去亡友的极大的悲痛。)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