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珍 珠 赋谢 璞芙蓉花开的日子,我和几位同志访问了浩瀚的洞庭湖。古老的洞庭,由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不加治理,洪水常常泛滥,原是“淼茫千里白”的地方。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经叹道:“安得禹复生,为唐水宫伯?手提倚天剑,重来亲指画。……龙宫变闾里,水府生禾麦。”但这只是诗人的幻想。在旧中国,洞庭湖到处是溃决堤垸的灾难,只有满湖的血泪,无尽的悲忿。古代的诗人,哪曾料到历史的长河中,竟会涌现一个“六亿神州尽舜尧”的伟大时代!在红日照耀下,几百万洞庭人民挥舞“倚天剑”,指画洞庭,整修了滨湖堤垸及湘、资二水入湖的洪道,完成了大通湖蓄洪工程,“龙宫”不仅变成了“闾里”,“水府”不仅能生“禾麦”,而且大量地生产了珍珠。在一只渔船上,我们大开了眼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渔民从舱里捧出一握珍珠来,只见那颗颗珍珠,有大如羊奶子头的,有小如红豆的,光华夺目,莹光熠熠鲜艳夺目。我们问每年可以收多少颗珍珠,老渔民笑着说:“这里的珍珠不是论颗数,而是论斤两的。”珍珠是名贵的药材和装饰品。我国自古就有出产珍珠的盛名,合浦珠的采捞,从汉代就开始了,至今已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但洞庭湖产珍珠,却是近几年的事。滨湖人民利用天然水源,精心养殖珍珠蚌,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摸索出了养殖的规律,获得了优质高产。这是令人赞叹的奇迹。然而,老渔民告诉我:洞庭湖还有更美的珍珠!离开渔船,走上堤岸,只见千百条水渠,像彩带似的,把无边无际的田野,划成棋盘似的整齐方块。那沉甸甸的稻谷,像一垄垄金黄的珍珠;炸蕾吐絮的棉花,像一箱箱雪白的珍珠;婆娑起舞的莲蓬,却又像一盘盘碧绿的珍珠。那大大小小的河港湖泊,机帆船穿织如梭,平坦的长堤公路上,拖拉机往来不断,到处是机声隆隆,水畅人欢。今日洞庭,诗意盎然,彩笔难绘,简直是一个用珍珠缀成的崭新世界!我正被吸引着,突然前方传来一阵清亮的歌声:手握珍珠喜盈盈,千颗万颗照洞庭;好水一湖金不换,幸福源头在北京。……穿过一丛密密的垂柳,眼前顿时出现了一幅别致的水彩画。一望无际的莲荷,花红叶绿。一群穿着各色衣裳的姑娘,驾着织布梭子形的采莲船,一边不停地采摘莲蓬,一边唱着笑着。看到洞庭湖丰收的图景和欢乐的人们,谁也想象不到,这里,今年持续有一百二十多天没有下雨。历年防洪防汛的滨湖突然遭到了严重干旱。可是滨湖人民为了祖国富强,千方百计战胜了旱魔。就以南县来说,全县共出动了六万多人,苦战了半个多月,日日夜夜,争分夺秒,筑了五条坝,堵了四条河,实现了东水北调,北水南移,既挽留了长江经过洞庭湖的水,又把湖水抽上了内河,大旱之年夺得大丰收。我们赞美洞庭湖的珍珠,更要赞美这培殖珍珠的千千万万的滨湖人民,赞美他们战天斗地的精神。正当我们返回的时候,天渐渐黑了。霎时间,四面八方,电灯明亮,就像万千颗珍珠飞上了天!这排排串串的珍珠使天上银河失色,叫满湖碧水生辉。洞庭啊,洞庭!在你这里,天上、地面、水下,处处闪耀着珍珠的异彩,你就是镶嵌在我们伟大祖国土地上的一颗大珍珠!应该挑选天下最鲜艳的油彩,来描绘洞庭的珍珠,因为每一颗珍珠,都沐浴着生养万物的雨露阳光,每一颗珍珠,都是洞庭碧波上开放的瑰丽花朵! (有删改)14.结合第二段,概括洞庭湖古今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6分)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1)这里的珍珠不是论颗数,而是论斤两的。(2)这排排串串的珍珠使天上银河失色,叫满湖碧水生辉。 16.作者为什么写南县抗旱的事迹?(4分)17.作者借写珍珠表达什么主旨?(6分)
网友回答
14.古代:反动统治者不加治理,洪水泛滥,民不聊生,民怨沸腾。今天:党带领人民,治好洪水,发展生产,人民安居乐业。 15.(1)滨湖人民精心养殖的珍珠产量很高,表现了老渔民特有的自豪感。(2)夜晚成排成串的电灯比天上的星星还明亮,暗示了新时代洞庭人民生活的幸福美好。16、为了表现滨湖人民为了祖国富强,千方百计战胜旱魔,赞美他们战天斗地的精神。17.作者借珍珠写出洞庭面貌、湖滨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既赞美了洞庭湖的美丽富饶,也讴歌了湖摈人民的勤劳、智慧以及战天斗地的精神,反映出新中国新时代焕发出的建设热情与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