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的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精神生态的平衡,关系到一个社会民风...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8:30:04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9题。影视的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精神生态的平衡,关系到一个社会民风民俗的形成,它是当代社会的价值系统、知识系统以及一切人文文化的集散地,是我们所处时代的意识形态中心,成为这个时代人文学者不能回避的重要领域。我国影视剧面对的是以儒家文化为规范、以诗文叙事为传承并延续数千年之久的人群。民族的人文知识系统、伦理道德的认可方式、有关公正善恶的评价尺度等等,一般经由诗文、史传以及后来的话本小说等,在民间以传诵、说唱、讲述、点评的方式获得群体认同。人们习惯于从文学及各类叙事作品中汲取知识、汲取行为标准、汲取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评价。今天,主导人们精神活动的影视,取代了文学在这个时代的核心位置,成为掌管本土民众精神活动和意识活动的重要领域。因此,重视影视产品的精神价值,评论各种文化形态对意识的建构作用,强调价值理性对各类叙事活动的参与、坚持文化批判和文化审视等,一方面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内在特点所要求,另一方面,只有影视批评对精神活动的介入,才能构成这个时代相对完整的文化生活。在我们的文化历史中,由创作和批评共同构筑的文坛曾是精神价值通向民间的圣坛,也是知识分子通过批评活动实现其精神价值的安身立命之所。近代以降,历次社会转折知识分子与民众的沟通交流,往往是通过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实现的。新思潮的出现,知识分子对社会问题的批判和反思,大多是通过文学和批评活动在民间社会获得价值认同。因此才有梁启超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这段名言。而今天,文学与历史语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改变了小说的命运。曾经指点江山志在改变历史的诗文,终于被历史所改变而不得不让位给声势夺人的现代媒体。小说和诗歌不再成为现代人精神和情感生活的主要支撑。由创作和批评共建的知识分子安身立命之所,也遭遇了从未有过的冷落。影视的普及,造成以诗文阅读为主的读者群向观众群的巨量转移。人们精神活动和价值需求的主要领域,也从小说转向了影视。这种转移造成了文学的一再疲软和文学研究的价值危机,急剧膨胀的影视领域因缺少人文学者和知识分子的批评介入而泥沙俱下。6.对影视成为“人文文化集散地”中“集散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是指精神价值向民众传播渗透的地方。B.是指人文文化的价值系统和知识系统。C.是指社会民风、民俗赖以形成的地方。D.是整个社会精神生态和时代意识领域。7.对“民族文化的内在特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儒家文化为规范,以诗文叙事为传承。B.人们习惯于从文学及各类叙事作品中汲取文化精神营养。C.一般通过不同文学样式,在民间交流中获得群体的认同。D.小说是人们精神情感生活的支撑,处在时代意识形态的中心。8.不能证明影视批评介入影视文化重要性的一项是A.近代以降,往往是通过文学创作活动实现知识分子与民众的沟通与交流。B. 知识分子对社会问题的批判和反思,大多是通过文学批评活动在民间社会获得价值认同。C. 只有影视批评对精神活动的介入,才能构成这个时代相对完整的文化生活。D.只有人文学者和知识分子参与到影视领域才能遏止目前泥沙俱下的影视文化。9.根据文意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代人在文化生活的实践方面,已经基本完成了从印刷文化到影视文化的历史性转移。B.在这个时代,影视叙事类作品对文化中心的抢占、对传统学术的研究构成了重大挑战。C.人文学者应该参与到影视文化中,惟其如此才能阻止文学由诗文小说向影视文化的转移。D.由于缺少有力的文学批评,使得影视文化垃圾和文化泡沫不断充斥着人们的想象空间。

网友回答

6.A  7.D  8.A  9.C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