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7:08:48

空  白林斤澜(一)“空白”作为艺术手段,传统上又叫做“留白”、“布白”。这二个手段差不多和结构和组织布局谋篇等同起来了,例如五言绝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二)这四句大白话只是规定了一个情境:月夜思乡。思乡总要有些具体内容,或人或物或情或理,一概不提,一片空白,却耐得住千古传诵。可不可以说,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就在于这一片空白里。寥落古行官,官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三)这二十个字只围绕着第四句里的那个“说”字:告诉读者“说”的环境,“说”的年月,“说”的人物,“说”的题目。着重告诉了“说”的情调:冷落、寂寞、白头、闲坐。那么究竟“说”了什么?玄宗其时?玄宗其人?或是繁华?昌盛?战乱?或是爱情悲剧?全诗都埋葬在空白里,读者爱“说”什么“说”什么,“说”什么也一样,限制“说”的只有情调,只要进了这四句,就不会从这“情调”里溜掉。(四)山水诗中的开山杰作有四句: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五)千山万水自是千年万代千姿百态,这首山水诗里只点出了一个白云,也只点到不加形容,只感叹“自怡悦”不能够赠送山外,叫人觉得山居生活可望不可及,仿佛神仙世界。这首诗真叫“空灵”。若填得满满的,灵气就没有了空间,倒给憋回去了。(六)其实,古老祖国所有艺术门类,都明显地运用空白,发展空白,经过千百年共同努力,从面貌到血肉到骨骼,成了独特的形和神。(七)我们的戏曲舞台上一无所有,比划比划,门、窗、楼、台、车、船、高山大川,要什么是什么。(八)我们绘画上,飞鸟无天,游鱼无水,花木无根,连山峰也可以不着地。(九)我们讲究文气、气韵、气氛、精气神,这些气在哪里?我们的书法上说字在字外,以白计黑。我们一时犯傻在戏曲舞台上布置实景真景,演员的表演就滑稽了。我们的画面上的“布白”就是构图,我们讲究的“气”——蒸蒸的生机,如果不“布”以“白”,将“仿佛彷徨于无地”。(十)外国的友好画家,有的欣赏我们的作品,评价也高。但对那些空白,总觉得是“未完成的杰作”。(十一)我们自己没有疑问,尽管看戏看画看字,不记得谁教过我们,好像这种审美沉浸在我们的血液里,潜伏在我们的基因中间。1.文章第六段“从面貌到血肉到骨骼,成了独特的形和神”一句中“面貌”和“血肉”、“骨骼”分别指什么?(1)“面貌”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血肉”、“骨骼”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文章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就在于这一片空白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理解以下两个自然段的表述作用。(1)从内容上看,第六段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第十段写到外国友好画家看匦的态度,这样写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留白”在传统艺术创作中几乎无所不在,这和我们这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有关。B.“空白”表现在戏曲舞台上就是从布景到表演都是虚拟的,完全脱离于实际生活,观众却能明白。C.作者列举的三首绝句说明诗歌创作得留有“空白”,让读者也加入创作。D.这篇文章以诗、戏、画为话题,淋漓尽致地阐述了“留白”这种传统艺术门类的独特魅力。E.这篇小品文,专门对传统诗歌的“留白”妙处一一评点,从容道来,收发有度,也是善于“留白”的佳作。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1)艺术外在的形式;(2)艺术的具体内容  2.(1)这首诗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间。(2)读它时可以引发自己的联想。(3)读它时可以用自己的情理充实空白。3.(1)承上启下,由诗的空白讲到其他艺术的空白。  (2)突出或强调我们有独特的审美观。4.AC   提示:4. (B不是“完全脱离于实际生活”;D“留白”是一种艺术手段,而不是一种“艺术门类”;E“专门对……评点”的说法不妥,因为本文评点的不仅仅是“传统诗歌的‘留白’妙处”)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