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未必完备;有许多论述,我没能指明它的来历...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7:08:21

阅读下文,完成1~7题。(21分,每小题3分)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未必完备;有许多论述,我没能指明它的来历和参考资料.但是我希望读者相信我的正确。同时,我虽然力求审慎,使一切能有正确的证据,但是错误的窜入,还是不可避免的。本书所述及的,仅仅是我所得到的一般结论,略举少数事实作为说明,希望读者不要嫌其过问。我极其盼望,并且感到有这样的需要,将来能把我所根据的一切事实和参考文献,详尽地刊印出来。因为我十分清楚:本书中所讨论的几乎没有任何一点不能引用事实来作证,而每一论点显然往往会引出一些与我所得到的完全相反的结论。我们处理一个问题,必须把两方面的事实和证据,加以详细叙述和比较,然后才能得到完善的结果,但这是这里所不能办到的。关于物种起源的问题,如果一位博物学家,对于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地理的分布以及在地质期内出现的程序等等事实加以思考,那么,我们可以推想得到,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这个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但是如果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的极其完善的构造和相互适应,仍然难以令人满意。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如气候、食物等等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就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这点以后当再讨论到;但是如果把像啄木鸟的构造,它的足、尾、喙、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捉取树皮里面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又如槲寄生,它生长在某几种树木上以吸取养料,需要鸟类传布它的种子,更因为它是雌雄异花,必依赖昆虫才能完成传粉作用;如果我们仅仅以外部环境,或植物习性的影响,或植物本身的倾向,来解释这种寄生植物的构造以及它与其他几种生物的关系,必然也同样是不合理的。因此,我们对于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迫切地需要有个明确的了解。我从事本题研究的初期,就觉得要解决这个困难问题,应当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着手;果然没有使我失望,我经常获得动物因由家养而变异的知识,虽然还不够完备,但总可以为处理这个问`和其他一切复杂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所以,这类的研究,虽然常为一般博物学家所忽略,但是我却相信它的价值的重大。1.第一自然段中“它、这里”指代什么?(3分)(1)我没能指明它的来历(2)这是这里所不能办到的2.第一自然段中“错误的窜入”在本段有所照应,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分)3.第一自然段中,画线句子较难理解,请用简明的话,把两个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3分)4.第二自然段开头,为何一个用“关于”,一个用“对于”?“对于”的宾语是什么?(3分)5.第二自然段中画线句子,说明“种和变种是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就可以了,为何加了一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6.第三自然段中“本题研究”“这个困难问题”“这个问题”是否是同一内容?为什么?7.第三自然段中举例“动物因由家养而变异”的事例,说明了什么观点?请从全文角度考虑作答。(可分条表述) 

网友回答

答案:见详解解析:1.(1)它:指代“论述”。 (2)这里;指代“本书”。 2.每一论点显然往往会引起一些与我所得到的完全相反的结论。 3.①本书论点都可用事实证明:②每一论点如果不用事实作证,就会得出相反的结论. 4.“关于”比“对于”使用范围大一些,“关于”可以单独加名词,独立使用。“对于”的宾语是“事实”。 5.从反面证明种与变种不是“创造”出来的,因而否定了生物的分别创造,而承认了进化论观点。 6.是,内容是: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 7.①生物是在变异的,②生物的种是在进化演变的;③生物变异是有其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的。   提示: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