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铝、铜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
(1)上述三种金属中,人类最早大规模冶炼和使用的是铜,最晚的是铝,原因是______(填序号).
A.三者在地壳中的含量,铜元素最高,铝元素最低
B.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铜元素最弱,铝元素最强
C.在自然界中,铜元素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铝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2)常温下一些金属的物理性质数据如下:
金属单质铜铝锌铁铅导电性(以银的导电性为100作标准)996127177.9密度/(g?cm-3)8.922.707.147.8611.3熔点/℃10836604191535328硬度(以金刚石的硬度为10作标准)2.5~32~2.92.54~51.5分析上述数据,碎石用的大锤常用铁制而不用铝制,原因是______.
(3)金属活动性顺序在运用中给我们三条判断依据,即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金属铝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能发生置换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由此我发现了一条新的判断依据______.
(4)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在实验室里,可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玻璃管内的粉末由红色变为______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通过实验我可以得出的一氧化碳的相关化学性质是______.
(5)工业上火法炼铜的一个主要反应是?Cu2S+O2?2Cu+SO2??Cu2S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写出算式).
用500吨含Cu2S?80%的铜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多少吨铜?(请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分步给分,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网友回答
解:(1)人类最早大规模冶炼和使用的是铜,最晚的是铝,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铜<铁<铝;由此可发现金属的大规模冶炼和使用与金属活动性有较密切关系:活动性强的金属较晚被冶炼和使用;故选B;
(2)碎石用的大锤常用铁制而不用铝制,而对比表中铁、铝的数据可发现:铁的硬度较大,密度较大;
(3)金属铝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和氧化铝,化学方程式为:2Al+3CuO3Cu+Al2O3;由此我发现了一条新的判断依据:在高温条件下,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氧化物里置换出来;
(4)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玻璃管内的粉末由红色变为黑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2?Fe+3CO2;在此实验中体现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5)Cu2S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80%;则500吨含Cu2S 80%的铜矿石中含铜元素质量=500t×80%×80%=320.0t
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