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金属与酸反应时,发现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发生反应,并产生大量气体.
【提出问题】产生气体的成分是什么呢?
【分析讨论】经分析讨论,大家认为产生的气体可能是H2、SO2、SO3、O2等气体,经进一步查验后确认没有SO3、O2,于是大家决定进一步探究气体成分.
【提出猜想】
猜想①:产生的气体仅为SO2;
你认为猜想②:______;
猜想③:产生的气体为SO2和H2的混合气.
【查阅资料】
1、H2能燃烧,不能使红色品红溶液褪色.
2、SO2不能燃烧,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是一种有毒气体,化学性质与CO2相似.
【设计实验】该小组的同学据此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分析与结论】
(1)图中X为______溶液.
(2)由以上实验可知:猜想______(填①或②或③)正确.
【反思与评价】
(3)实验结束后,有同学认为多余的气体应通入一个装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其原因是______.
网友回答
解:【提出猜想】
猜想②:产生的气体可能仅为SO2;也可能仅为H2;也可能是SO2和H2的混合气.
故填:产生的气体仅为H2.
【分析与结论】
(1)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通入气体时,红色溶液褪色,说明红色溶液是品红溶液.
故填:品红.
(2)点燃气体时不能燃烧,说明气体中不含有氢气,那么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硫.
故填:①.
(3)多余的气体应通入一个装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其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SO2.
故填: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SO2.
解析分析:【提出猜想】
产生的气体可能仅为SO2;也可能仅为H2;也可能是SO2和H2的混合气;
【分析与结论】
SO2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如果把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
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
点评: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最突出、最鲜明的部分,也是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依据,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有助于提高观察实验、进行实验的能力.所以,对化学实验不仅要认真观察,还应掌握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