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联句诗,联句诗起源于什么时间

发布时间:2020-07-28 18:09:57

如上

网友回答

联句又称“连句”,是文人间的高级游戏,在特定的场合和有限的时间内,人们一人一句或几句地根据题旨凑成一首诗,即“作诗不一人,共以句相属”的诗体。联句诗的创作源自于汉武帝时期人各一句的君臣柏梁赋诗,并且以其独特的形式与娱乐性的特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普通文人创作的加入,使得联句诗自魏晋南北朝到清代一直传承不辍。
  一、联句诗的起源
  先秦诗歌如《诗经》中的《鸡鸣》、《式微》等篇、已出现联句为诗的萌芽,但无明确的创作形式。不少论著以为联句诗起源于汉武帝与群臣的柏梁台联诗。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云:“孝武爱文,柏梁列韵。”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里也讲到“联句诗起于柏梁,人各一句,集以成篇。”据唐代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五十六)的记载,全诗为君臣唱和性质,歌咏、粉饰盛世,有浓重的游戏色彩,每人一句,各句意义不同,多人连缀成整体,没有明确主题,结构松散,缺少关联,纯属杂凑,后世称这种形式的诗歌为柏梁体。
  二、联句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柏梁联句得到初步发展,除君臣之间,普通文人也开始大量创作。这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柏梁体诗歌的内容和范围。联句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为两支:一是以君臣为中心的君臣唱和诗;一是普通文人之间的游戏助兴诗。
  君臣间的联句,宫廷色彩浓重,大多效仿柏梁体。这类作品文学性不高,缺少灵气。但值得一提的是梁简文帝萧纲的《曲水联句》,每人作五言四句,赋咏曲水。该诗已有主题:赋咏曲水,这是君臣联句诗的重要变化。有主题则意味着有限制,从而增加了创作的难度。
  第一首较有文采的联句诗出现于晋武帝司马炎时,贾充“与妻李夫人联句”。据《晋书》载,贾充初娶李丰之女为妻,后其女受父亲株连获罪。贾充便娶郭配女为妻。后李女得赦,皇帝特许贾充兼有二妻,但郭夫人不容李夫人,贾只得为李夫人筑室别居。此诗殆二人被迫再次分离时作。诗的内容更接近于生活,又有诗人发自内心的情感,氛围略带伤感。并且是对话体,二人各言其志,表达了彼此的爱慕,又体现出内心的悲苦,已是一首有血有肉的爱情诗了。
  除此之外,陶渊明与友人的联句诗体现了更大的变化,尽管诗歌还是保留了原来的多人共作,但是已经不是单句诗的连篇,而是一组完整的五言绝句了,且每首都有完整的思想内容,然而每首相连的诗并不是完全隔开来的,而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只在阐发诗人的感受方面各有侧重,使得联句诗有了很大的观赏性、文学性。
  谢朓和六位友人( 江革、王融、王僧孺、谢昊、刘绘、沈约)用通信的方法,每人作五言四句,写成了《阻雪连句遥赠和》。诗作者谢朓、沈约都是创造“永明体”的代表人物,因而该诗讲究声韵格律,清新通畅,对“阻雪”景象的种种描述,写出大雪阻路不得前行时人们的心情和想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联句诗的一大创举。
  联句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很大突破,由于普通文人的加入,题材随之扩大,体现出大胆的创新与变化的多样。首先,突破了宫廷君臣之间的范围;其次,诗歌形式由单句七言的联句发展为五言两句,甚至五言绝句的多种形式;再次,题材得到扩展,不再为歌颂太平而作,更加贴近生活,写作空间与范围更加宽广,创作思维更加自由;最后,诗歌性质多以娱乐游戏为主,内容大多轻松自然,也不乏阐释诗人所想所感之作。
  三、联句诗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联句诗的创作开创了文人游戏诗的一种崭新艺术形式,也把游戏娱乐性质的诗歌从艺术性方面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普通文人的加入使得联句诗走向民间,带动了后世文人大量创作。尤其是在唐代,《全唐诗》第788卷至794卷共7卷全收的是联句诗。许多著名诗人都有联句之作。并且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新的开拓,文人多用诗歌应酬和游戏,可以反映出集体的智慧,更能表现出诗人个体的才华。
  联句诗这种形式在其他文体形式中出现,增加了其他文体形式的文学性。如元杂剧戏文的下场诗,往往由几个角色各念一句或两句,合成一首,然后下场。虽然末句多为两人或两人以上合念,但明显属于联句诗的形式。联句方式的描写很能体现中国古代文人的智慧,在小说中也有诸多体现。如《红楼梦》第七十六回的黛玉与湘云联句,其中“寒塘渡鹤影(湘云),冷月葬诗魂(黛玉)”颇为精彩。
  联句诗的艺术成就虽然不能与其他诗歌艺术形式相提并论,但作为中国古代文人一种唱和形式,有其独特意义,并以轻松自然的艺术特点,为历代帝王大臣、文人墨客所喜爱,得到长久的发展。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