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回答问题。 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一堵倒了半边的矮墙,这就是我家门口的全部景物。今天,我惊异地发现墙角处多了一个修鞋人。他黑的脸,黑的手,连牙也是黑的。“这帮人就知道赚钱。”我想着,无端地怀疑他的心一定也是黑的。 放学回来,发现鞋摊的四周围了好多人,真没想到生意还挺红火。他耍了什么花招儿? 没准赚了不少钱。出于好奇,我挤进了人群中,一眼就看到半壁倒墙上贴着四个大字“义务修鞋”。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揉揉再看,没错。就在这时,我听到身边的邻居王大妈说:“好人哪!同志,你要是累了,渴了,就到我家去,我就住在斜对过儿。”修鞋人连连称谢。王大妈又对我说:“以后鞋坏了就来这儿修吧,师傅可好了。就是腿脚有毛病,你住对过儿,多照顾点儿。”我又是一惊,这才注意到鞋摊这儿的拐杖。我茫然了…… 一个不会走路的人,却在为会走路的人帮忙,为了使他们走得更好。而我呢?岂不太自私了!(1)文章开篇简笔勾勒修鞋人的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属于正面描写。(2)文章第2段写了哪三方面的内容?对表现主人公有何作用?答:________(3)“我”对修鞋人的看法在全文中有所变化,简述“我”的心理转变过程。答:________(4)你怎样理解结尾画线句子的含义?答: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略解析: (1)外貌,黑 (2)①鞋摊生意的红火;②王大妈的夸赞;③“我”心理的转变。;作用是从侧面烘托了修鞋人的崇高品质。 (3)最初是反感,怀疑修鞋人心黑。看到他“义务修鞋”的招牌后,又惊又疑,不敢相信。听了王大妈的夸奖,再看到他是残疾人后,不禁感到茫然。最终对修鞋人深感敬佩,并产生自责心理。 (4)修鞋人身残志坚,他在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无私地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