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把十一卢布递给了她……她接过去,喃喃地说:“merci”(法语:“谢谢”)。(2)我一跃而起,开始在屋内踱来踱去。憎恶使我不安起来。(3)“为什么‘谢谢’?”我问。(4)“为了给钱……”(5)“可是我洗劫了你,鬼晓得,这是抢劫!实际上我偷了你的钱!为什么还说:‘谢谢’!”(6)“在别处,根本一文不给。”(7)“不给?无怪啦!我和您开玩笑,对您的教训是太残酷了……我要把您应得的八十卢布如数付给您!呐,事先已给装好在信封里了!可是何至于这样怏怏不快呢?为什么不抗议?为什么沉默不语?难道生在这个世界口笨嘴拙行吗?难道可以这样软弱吗?(8)她苦笑了一下,而我却从她脸上的神态看出了个答案,这就是“可以”。(9)我请她对我的残酷教训给予宽恕,跟着把使她大为惊疑的八十卢布递给了她。她羞羞地过了一下数就走出去了……(10)我看着她背影,悟想道:(11)“在这个世界上做个有权势的强者,原来如此轻而易举!” 1.上文③④⑤⑥⑦段中运用的是什么描写?这段描写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⑧段中运用的是___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3.对于家庭女教师遭到的无情的剥削,“我”与女教师所持的态度是否相同?试加以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说运用的是第________人称,其精妙之处是________5.结尾一段的议论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对话 当时俄国社会“强权专横霸道,柔弱者逆来顺受”的黑暗现实。2.神态 反映了女教师饱含着委屈与痛苦而又无奈的内心;同时反映出有权势者的残酷剥削给弱者带来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灾难是何等的深重。 3.不同。从对“我”的语言、行动描写可以看出“我”的态度是:同情、怜悯又怒其不争。从女教师的表情、语言中可以看出女教师的态度是无奈和忍受。4.一 叙事和揭示小说的主题更直接,更深刻。 5.做个强者轻而易举是因为有许多像女教师这样软弱的人,从而揭露了沙俄对人民的高压政策是极端野蛮专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