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林教授显然是大为生气了。他一向认为,要做一个真正为人民所爱戴的艺术家,首先要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各方面都能成为表率的人!这样一个自暴自弃的女孩子,是永远也不能成为有成就的歌唱家的!他生气地侧过头去望着窗外。这个城市刚刚受到一次严重的台风袭击,窗外断枝残叶狼藉满地,整排竹篱倾倒在满是积水的地上,一片惨淡的景象。 考试委员会对陈伊玲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陈伊玲的声音极不稳定,很难造就;另一种认为可以让她再试一次。苏林教授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觉得重要的,是应了解造成她声音前后悬殊的原因。如果问题在于她对事业和生活的态度,就是禀赋再好,也不能录取她! 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苏林教授从秘书那里取来陈伊玲的报名单,在填着地址的那一栏上,他用红铅笔画了一条粗线。报名表格上那姑娘的照片是一张朝气蓬勃、叫人喜欢的脸,小而好看的嘴,明快单纯的眼睛,笑起来鼻翼稍稍皱起的鼻子。这一切都像是在提醒这位声乐专家,不能用任何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至少眼前这个姑娘的某些具体情况,是在这张简单的表格上看不到的。如果这一次落选了,也许这个人终生就和音乐分手了。她的天才可能从此就被埋没。情况如果是这样,那他是绝对不能原谅自己的。1.选文是写苏林教授的,面对陈伊玲在复试中的失常表现及考试委员会的意见,苏林教授是怎样想的?找出准确表述苏林教授意见的语句,再概括地说说由此看出苏林教授是个什么样的人?(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画横线的一段是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标波浪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4.查字典,解释下面的词语并造一个句子。(12分)①表率:表率——②自暴自弃:自暴自弃——③狼藉:狼藉——④禀赋:禀赋——⑤朝气蓬勃:朝气蓬勃——⑥埋没:埋没——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共三处语句。第一处从“他一向认为”至“是永远也不能成为有成就的歌唱家的!”第二处从“苏林教授有他自己的看法”至“也不能录取她”。第三处从“不能用简单的方式……”至“那他也绝对不能原谅自己的”。苏林教授是个治学严谨、办事认真、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艺术家。 2.画横线一段是景物描写。这段景物描写暗示了陈伊玲复试失败是与眼前的景象有关,为后文写陈伊玲参加救灾,揭示她的精神品质埋下伏笔。 3.浪线处是人物外貌描写。通过外貌描写为下面更好地展示陈伊玲纯真美好的心灵,热情勇敢,积极向上的品质做了必要的准备。 4.①好榜样,②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③乱七八糟的样子,④人的体魄、智力等方面的素质,⑤形容生气勃勃,充满旺盛向上的活力,⑥使显不出来,使不发挥作用。“造句”